佛修菩薩,道成天仙。

到了這一步,道佛兩家的修行有其一致之處。

菩薩需經歷成住壞空而成佛,道家天地也經歷始成壞住壞的劫難。

但也因此,道佛至此分歧越發的明顯。

當然,到了混元之境,所有的一切,都將歸於虛無,也無所謂分歧不分歧的。

天地之數有五劫,曰龍漢、曰赤明、曰上皇、曰開皇、曰延康。

龍漢為始劫,赤明為成劫,上皇、開皇,俱為住劫,延康為壞劫。

正所謂,龍漢開先根,赤明成延天,上皇合太玄,延康分乾坤,開皇奠山川。

天仙之境的修行,便是自身天地經歷這五劫的過程。

自身天地經歷過生滅,便可於一生滅之中得其一絲根本,從而不死不滅。

而其中重中之重,便是選好根基。

以便能夠保證自己一路青雲之上,不遇障礙。

靈青先前光知道天仙之道需要選擇道途,卻不知其目的為何。

此時聽了幾位師叔師伯的講解,頓時恍然。

根基不足,天地挨不過劫難,到時候天地破滅,幾乎是前路無門。

而若是道路選錯了,前路荊棘遍佈,又有人橫亙在前,那日後也難免爭執。

天仙之下為假道,需要借假修真。

這假的可有無數,也就無所謂競爭。

然而,大道唯一,欲修道,須得得這唯一的真。

此時自然便有所衝突了。

當然,大道無窮,只要不是重疊的太過,也不至於生死相爭。

就如同陰陽五行之道,乃是最為普遍的道理了。

然而,也正是因此,其所包羅的也甚為廣泛,各求一面自行驗證即可。

天仙的數量沒有那麼多,還不至於窮盡了所有變化。

靈青聽了之後,也開始思考自身當選擇什麼樣的根基。

他所修之道十分繁雜,可以選擇的餘地也多。

最根本的,《先天一炁真經》所成就的先天之道、一炁之道等。

還有他結合諸多法門斬化的,九個分身所分別衍化的野性、星斗、自然、元素、長生、業力等等。

心中思量了一陣,他也沒有著急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