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將兩人介紹給了早已等著的靈宏水。

靈青得叫一聲二叔,是村裡的書記,正好無論是包地還是想要建道觀都要有他的批准和報備。

之後也將自己的打算說了。

上靈村後邊有一座山,名叫青雲山。

說是山頂有青雲繚繞而得名的。

但天高雲闊的,靈青從來沒在山頂見著有什麼雲霧,更別說青雲了。

旁邊還有四座連著的小山頭,分列左右。

再往西、往北則是一個小湖,名曰清水湖。

靈青的打算是將這五個山頭,和清水湖一同包下來。

算起來大概每年需要一百萬左右,七十年就是七千萬。

靈青本來自然是沒有這麼多錢的,不過臨來之前用一百點濁煞元精相抵,在特事部的斡旋下換了出來。

現在無非就是走一遍程式而已。

大爺爺、宏業大伯和宏水二叔雖然知道他要包山包湖,但沒想到他竟然打算都包了,且早就準備好了。

雖驚訝於靈青不聲不響的就做下了這麼大的事,但在外人面前倒也沒說什麼。

在二水叔檢查了一下相關的證件和合同後,也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同意和王經理一起跑相關的程式。

湖屬於國家的倒是好說,通知一下另外兩個村子也就罷了。

一應關係自有特事部在其中幫襯。

但這山頭確實屬於村集體的,需要取得2/3村民代表的同意後,才能承包。

不過現在連地都沒人願意種了,更何況山地。

有王經理他們這些專業的代理公司,再加上二水叔這個書記,要不了幾天也就能定下來了。

有些分配個人的地,能換的也用靈青的地置換了,不能的也花錢買了。

靈青將事情交給王經理和二水叔後,就帶著雲生道人向後面的青雲山走去。

由於上靈村西面就是清水湖,這湖自北邊向東拐了個彎。

湖北面就是後山村,東面一條省道從上靈村直通後山村。

於是包括青雲山在內的五座山丘,就被上靈村、清水湖和省道包裹在中央。

所以這五座山丘就屬於上靈村的集體土地。

魯中南的山丘土質瘠薄,大都是一些山岩上覆著一層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