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誦經一遍之後,比昨日更加深刻的感悟湧現在他的腦海中。

與此同時隱約有玄理妙義在心頭縈繞。

但以他現在的本事和底蘊,自然還不能透過誦讀經典來領悟出,其中蘊藏的什麼道法仙術之類的。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至少對經文中蘊藏的道理有了幾分領悟。

同時道門誦持經典本就是在做功,雖然沒有持法,無法修煉。

但誦讀的時候仍舊能夠得些護衛神通。

這個神通並不是那種翻江倒海、法天象地般的神通。

而是跟他所學的八大神咒一般,更像是加持了一種增益狀態。

只不過這種加持十分的微弱,只是由於在藏經殿這種特殊的區域,效果才能如此的明顯。

並不是他本身有如此的能力。

不過也沒所謂,先利用這種增益加速學習並掌握這種狀態,快速提高其能力。

在抄寫的時候依然像砍柴擔柴時那樣,歸納總結出這種特殊效果的抄錄方法。

有著自然原力的支援,使得靈青能夠不停的感悟其中的細微之處。

抄錄經文使之產生,能夠讓人達到觀其文則明其意的效果,並不是太過神異。

有些心力強大的書法家,在寫字的時候入木三分,同樣能夠讓人體悟到字中蘊藏的神韻。

但這同樣不代表著容易做到。

像藏經殿中的這種抄錄法門,不僅能夠讓人觀之即明其意。

就連不識字之人,只要能夠寧心靜氣,將注意力放在文字上,同樣能夠感受到其中所表達的意思。

靈青看著自己昨天寫的字,只觀其字形,已經感到有些陌生了。

畢竟他少有寫毛筆字的經驗。

雖然得了這個能力,但看到字的時候,卻會下意識的覺得這字有些陌生。

但昨日他書寫時注入其中的感悟並沒有消散。

其中蘊藏的感悟全部是他自身所思所想。

所以哪怕是覺得字型有些陌生,他仍舊能夠在第一眼。

就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昨天書寫時,所要表達的意思。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靈青依舊靠著德魯伊之心轉化的心力,不斷的蘊養著,讀經時所感悟到的清淨之意。

不使其隨著書寫耗盡、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