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泠成了全場的焦點。

廣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以及她手中的封靈丹。

雲泠神色自若,不辯不答。

益陵真人走上前來,“這位小友,還請將這封靈丹借我一觀。”

雲泠將一枚封靈丹遞至他手上。

益陵真人手捏丹藥舉至身前,“諸位請看,”他又在場中緩慢地轉了一圈,“這枚丹藥色澤雖然有所不同,但確確實實是封靈丹。”

“為何這色澤不同,皆是因為這位小友的煉製手法不同,用的乃是沁煉之法,並未使用煉丹爐。”

眾人這才看見這女修身側居然沒有煉丹爐,身前僅放置了一隻白玉盞。

他們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諸位醉心丹道,定是聽過上古沁丹術。這沁丹術我們不妨等賽事結束了,再邀這位小友一起探討。現在還是言歸正傳,我可要出第三題了。”

益陵真人打斷了眾人的小聲討論,出了第三題,濯魔丹。

看名字就知是洗滌身體內魔氣的丹藥,與魔修鬥法時才用得上。

這是一種既冷僻,又難煉製的丹藥。

常年與魔修井水不犯河水,幾乎沒有來往,這種丹藥沒人會買,幾乎無人會去煉製。

實在不行用靈氣逼出魔氣就行,何必浪費高階的靈植去煉製它呢。

可惜,偏偏是這第三關的題目。

不過這濯魔丹的丹方倒是不會再像上一關那樣勸退人了,說是家喻戶曉也不為過。

它就寫在煉丹錄裡面,每位初涉丹道的修士都知道,就算忘記了,當場翻一翻也行。

行舟真人的沁丹術上沒有這濯魔丹的丹方,雲泠倒是在妙林真人送上的沁方上,找到一種名為濯塵丹的藥方。

這種丹藥不僅能夠洗滌魔氣,就連對陰氣、怨氣之類也有效果。

只是這丹沁煉起來頗為不易,步驟繁複,有幾樣靈植也與侍藥童子送上來的不一樣。好在不一樣的那些,她手上有,倒也不難辦。

她又看了幾遍丹方,熟記於心後,開始沁煉起來。

不時有神識掃向她,估計都是對沁丹術有些好奇的修士,雲泠也不在意,自顧自地煉丹。

這濯塵丹難在靈植精華的提煉。

裡面有兩種特殊的靈植,魚化草和石枯花,雲泠不知它們的提純手法。

好在萬物皆有相似相通之處,她用類似這兩種靈植藥性的靈植的提純手法,嘗試了幾回後,終於提煉成功。

畢竟是第一回沁煉這丹,不出意料,自然是以失敗收場,不過箇中訣竅她已掌握了大概。

到了第二回,她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一氣呵成,成功地沁制分丹,迎來幾道豔羨的目光。

這濯魔丹若是用普通方法煉製,難在幾種特殊靈植的融合,藥性頗有些衝突,需要小心掌握融合的時機。

所以,場中有不少丹爐炸開了,有些修士繼續灰頭土臉再重煉一爐,而有的修士用完了三份材料只能黯然離開。

一旁的鐘離琲也失敗了一回,不過第二爐已經快到分丹階段了,不出意外,她必然也過關了。

待到第四道題目出題的時候,場中已不足百人。

沒想到一道最基礎的靈丹,就能刷下來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