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東寧要塞(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之前大規模炮火的攻擊,已經使得日軍的通訊設施被炸燬,通訊幾乎中斷。
因此日軍從僅存的一臺收音機裡,只聽見天皇下令全體日軍將士,決一死戰,寧為“玉碎”。
而後這臺收音機也被炮火炸燬,他們並不知道當天中午,霓虹無條件投降的訊息,也不知道他們是要塞群中最後的軍隊。
“東方馬奇諾”,因此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最後的防禦工事,肯定堆積這最多的物資,裡面就有大批來不及運走的財富。
而這一切,最終被蘇聯紅軍埋在了裡面。
1945年8月17日,蘇軍想方設法,將無條件投降詔書檔案,送到日軍手中。
可送信的官員還未到達要塞,就被日軍敢死隊員開槍射殺。
要塞783大隊的指揮官齊木和軍官們,一致認為這是敵人的陰謀。
蘇軍決定採取圍攻加炮火攻擊的形式,迫使日軍投降。
要塞的防禦性之強,還是讓蘇軍無法透過密集的火力網,進入要塞內部,殲滅日軍。
戰況一時有些膠著,蘇軍甚至被日軍敢死隊摧毀了一個火炮陣地。
1945年8月26日清晨,關東軍第三司令部已被蘇軍佔領。
原後勤參謀河野貞夫中左被俘,後被蘇軍帶到東寧要塞群中的勝洪山要塞,對負隅頑抗的日軍進行勸降。
這時蘇軍已經有些失去了耐心,假如河野的勸降沒有效果,他們就要不計一切代價,使用武力突破要塞。
收到投降書的齊木絕望了,他終於同意投降。
只不過,他們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投降。
當時一些秘密資料被焚燬,一些中藥物資被藏起來,通道被炸燬。
困守要塞的日軍,最喪心病狂的是秘密將僅存的30多名我國勞工處死。
之後又怕婦女兒童受辱,殘忍地採取了“家屬自絕”的手段。
親歷了戰役的老兵莫爾代科夫講述道:“那天中午,日軍783大隊殘餘的900名官兵,打著白旗從要塞中走出,舉起雙手投降,後面跟著傷病,最後面抬著將近上百具屍體……”
至此,“東方馬奇諾”防線全面破防,成了霓虹狼子野心全面破產的最後見證。
為什麼一條號稱“不可逾越的防線”的戰略作用如此有限?
從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到8月30日僅21天時間。
比原版“馬奇諾防線”防線更長、規模更大、設施裝備更為齊全的“東方馬奇諾”就全面破防。
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種壁壘式防禦為什麼最終會失效,即世界上再堅固的盾,也有其被攻破的方法。
二戰時期,不論是亞洲還是歐洲的防線,著名的如大西洋堡壘、斯大林防線。
甚至是原版“馬奇諾防線”,也沒能有效阻擋敵軍的腳步。
甚至反而由於過於信賴防線的作用,在戰略上放鬆了警惕,反而加速了戰爭的失敗。
防線上核心要塞之間缺乏相應的機動性,在損失之後未能得到及時補充,也是防線被突破的原因所在。
當然,日軍將大部分兵力揮師南進,使得要塞群兵力不足,這也是防線最終被突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