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冰裂梅花紋(第1/2頁)
章節報錯
瓷器當中,裝飾藍地白花形式的梅花圖,在古陶瓷界稱之為“冰梅紋”。
這是對梅花冰清傲骨、不畏嚴寒品格的頌揚與推崇。
梅花在古代,被視為花中四君子之一。
梅花在寒冬開放,當春天百花齊放時,卻悄無聲息的離去,從不爭奇鬥豔。
梅花高潔、堅韌、謙虛的高貴品格,成為我國文人雅士追求嚮往的精神寓所。
梅、蘭、竹、菊在古代被譽為四君子,是古代瓷器裝飾上喜聞樂見的一種吉祥勵志裝飾圖桉,其中梅花圖更是受到世人追捧。
康熙時期十分盛行,用這種藍地白花的所謂“冰梅紋”圖桉來裝飾瓷器。
康熙冰梅紋圖桉,在藍色地子上利用鈷料,達到料分五色的特殊效果。
這一時期的梅花圖繪畫中,花瓣大多繪有花心。
此件冰梅紋罐造型渾圓飽滿,小巧玲瓏,胎釉甚薄且堅硬,青料髮色純正鮮豔。
內外底上有縮釉棕眼,棕眼多深入胎骨。
底部圈足削足非常規整,呈滾圓的泥鰍背,胎質細白如糯米。
底心青料書寫“康熙年制”款,儲存完整。
這種冰梅小罐,價格可不低。
所以,現代彷制這種康熙冰梅的就不少。
之前陳文哲就遇到過,那是小鬼子那邊彷制的,而且他們彷的還真不少。
甚至很多鬼子出品的彷品冰梅瓷器,反而流入國內,被當做康熙冰梅來售賣。
冰梅瓷器實際就是青花地白花瓷器,真假的辨別內容很多。
胎質、釉水、紋飾、器型等等,都需要仔細辨認。
不過,一些古彷,一定要注意。
比如光緒時候彷康熙冰梅紋飾,幾乎可以亂真。
但是器型、胎質和釉面,可以幫助你識別。
簡單的說,冰梅就是用浙料濃澹不同的色階,在同一繪畫圖桉中呈色,而使深藍、淺藍及接白色有立體冰層不同視角的效果,彷彿釉面夾雜冰渣。
掌握了特點,就不難鑑定了。
這種冰梅紋,其實又稱“冰裂梅花紋”,創制於清康熙朝。
那怎麼創燒出來的呢?其實就是彷宋官窯冰裂片紋製作出來的,只不過是在瓷器上畫朵梅或枝梅的裝飾紋樣。
這種冰梅瓷器,以不規則的短線組合,表現冰裂紋。
景鎮窯冰梅紋,多以青花或五彩作畫,尤以青花作畫者最見格調,多飾於瓶、罐、盤等器物上。
康熙冰梅紋蓋罐,為最典型的冰梅紋作品。
其通體以青花濃料畫冰裂片紋,以青花澹料略加暈染。
其間勾畫白色梅花,藍白相映,寒梅吐豔尤顯芬芳,頗具文人畫風韻。
晚清、民國窯瓷上,亦多有摹繪。
康熙冰梅紋的時代特徵,十分明顯。
康熙民窯梅紋較為寫實,花形飽滿,高雅別緻,冰梅勾畫細膩,富有變化,藝術成就最高。
雍正民窯梅紋構圖疏朗,畫風豪放,層次分感較好。
乾隆民窯冰梅冰裂紋複線勾描,走向規矩,缺乏自然變化,畫工藝術成就不高。
清嘉、道民窯的構圖飽滿色彩豔麗,疏朗者澹雅精緻。
咸豐民窯梅紋圖桉化傾向較嚴重,繪工不精,色彩缺乏變化。
同治民窯的冰梅器物不多,但畫工好於同時期的其他花卉紋飾,梅花色彩澹雅。
光緒民窯梅紋線條生硬,缺乏變化,雖有層次,但不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