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唐宋青花(第2/3頁)
章節報錯
安卓蘋果均可。】
這種礦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
這樣生產出來的瓷器,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
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
胎釉之間,施化妝土。
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
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
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
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桉紋飾。
從這一點看來,並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市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既然唐代就出現了青花瓷,那麼宋代也必須有。
宋青花,應該很少有人聽說過。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
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宋代沒有唐代那種廣袤的國土。
特別是失去了西北地區之後,根本達不到中亞地區,這就沒有了青花料的來源,自然就越是衰敗。
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
一是1957年發掘於江浙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
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
另一處是1970年在江浙紹興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
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
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
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
青花髮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
後一處的較澹。
髮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
江浙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
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