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看的這些都是業內資料,而越看,他就越是十分感慨。

不說其他,只是以當時的條件,為了將上萬件稀世珍寶運回祖國,就很不容易。

比如,趙泰來賣掉了倫敦的4處別墅,用賣別墅的錢把這些文物一一運回國內。

要知道那可是在1991年,在那個時間點,正是經濟掛帥的時刻,所有人都向錢看。

這麼一對比,趙泰來先生更加不容易。

而更不容易的是,他首批向蘇省鹽城博物館,就捐贈各類文物共853件。

接著又向華夏曆史博物館,捐贈清代名家書畫作品32件。

其中包括乾隆親筆御書《孫子兵法》竹簡、明代文徵明所繪《百美圖》畫軸、圓明園的菊花石等國寶級的文物。

趙泰來後來又陸續向羊城藝術博物館,捐贈藏品1萬多件。

其中近千件,全是國家一級、二級文物。

而在粵省番禺寶墨園,他捐贈的文物和藝術品的數量,達20個集裝箱。

其中不乏金縷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貴文物,其年代可追朔至商、周、春秋戰國至明清。

趙泰來無償捐贈給祖國的文物,藏品數量多達萬件。

在這裡有點爭議,有人說是捐獻了五萬件,還有說六萬件的,甚至還有說是八萬件的。

但是,唯一沒有爭議的就是,當年香江媒體估計總價值,超過8億元人民幣。

這裡要注意,不是所有藏品的價值八億。

而是僅首批捐贈七千多件估值,其總價值就超過8億元。

這是趙泰來先生,在央視4套“華人世界”中親口所說。

其中僅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多達150件。

其中包括贈給羊城藝術博物院藏品1萬多件,捐給番禺寶墨園的文物和藝術品達40個集裝箱。

為了讓文物漂洋過海回到中國“孃家”,他賣掉倫敦的4處住宅當作運費啊!

整理10年,又運了10年,變賣了4棟別墅,趙泰來終於讓這些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回到了祖國。

如果是陳文哲,他也許有心捐獻出幾萬件文物。

但是,如果讓他用二十年的時間來做這種事情,不用說,他肯定是堅持不下來的。

而這時,陳文哲也知道,陶教授為什麼提到趙泰來先生了。

其他陳文哲都可以不在行,但是看到最後,卻發現,人家趙泰來先生,在九幾年就捐獻了金縷玉衣。

這還不算,其中還有不少青銅器,特別是青銅鼎,比如王子午鼎。

看到王子午鼎,陳文哲笑了起來,這應該也是一件贗品,因為真品根本就沒有出過國。

但是,彷制王子午鼎就簡單了?

王子午鼎寬體、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週厚邊。

器身周圍有六個浮凋夔龍作攀附狀,獸口咬著鼎的口沿。

足抓著鼎的腰箍,使鼎在香菸繚繞中有升騰的感覺。

鼎蓋作平頂微弧,有圜形鈕。

蓋、頸、腹內壁均鑄銘文,腹銘84字。

銘文記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頌自己的功德。

王子午鼎系分鑄後焊接而成,採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構思,技藝之高超,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是第一流的水平。

這樣的青銅器,想要彷制肯定不容易。

而在四五十年前,彷制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