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鳥譜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分開帶去的彎彎,現存放在彎彎故宮中。

不過,他們帶去的只是前四冊,而清宮鳥譜圖一共有十二冊。

剩餘的八冊鳥譜圖,現在被收藏在了神都故宮。

作為少見的皇家動物圖鑑,它所帶來的文化價值十分高。

除了其繪畫技巧十分高超,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了清朝時期的鳥類生存狀況,也為生物學研究提供了相當珍貴的資料。

與此同時,正是因為清宮鳥譜圖本來是一套,被分為了兩地。

所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彎彎才會藉由發行鳥譜圖為主題的郵票,來表達兩岸一家親的思想。

鳥譜圖無論是從畫作價值,還是在其他研究領域的價值,甚至其政治價值都相當高,所以它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個文物,原本是個“明目張膽”的彷品。

清宮鳥譜圖的原作者叫蔣廷錫,是清朝康雍年間的一名官員。

他以繪畫聞名遐邇,尤其是擅長畫花鳥。

往往他的筆觸中,會結合了我國的水墨畫和西方的油畫風格,讓作品栩栩如生,瑰麗多彩。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命朝畫院供奉張為邦和餘省,對蔣廷錫的原作進行摹本。

張為邦是我國早期油畫家之一,而餘省也十分擅長於細節勾勒。

可以說,這幅彷品的作者的畫作水平,也並不亞於原作者。

再加上原畫因為一些原因,而流落民間,失去蹤跡,世間上僅存的完整鳥譜圖,便只剩下這個彷品了。

也不知道當年那人,怎麼發現的這一套清宮鳥譜,居然還差點被裹挾帶到了彎彎。

現在被陳文哲發現,也是好事,畢竟被塞進牆壁六七十年,也不知道儲存的怎麼樣了。

現在陳文哲又一次意外發現了這一套十二冊的完整鳥譜圖,那麼它到底是不是真品?

要是這套是真品,又怎麼這麼輕而易舉的就留在了一棟大房子的外牆壁之中?

這是意外發現,而透過這次的意外,恐怕還會發現更多。

能有這麼大的收貨,陳文哲還是十分高興的。

這套清宮鳥譜圖的價值實在是太高了,如果用它交換一些利益,陳文哲想,恐怕大海市中人,沒有人不會反對吧?

畢竟是一座利益至上的商都,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在這裡什麼做不成?

陳文哲看著眼前的景象,那是一艘慢悠悠的老舊軍艦,運輸著大量國寶出海,其中最多的是一些大個頭的青銅器。

“這些青銅器,怎麼沒有人藏起來?”陳文哲有點痴心妄想。

“有時間了,一定要好好在這些老房子周圍轉一轉。”

這一次陳文哲算是食髓知味了,萬一還有發現呢?

因為當年從這裡被運出國的寶貝,實在是太多了,在運輸期間,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當然,如果說當年那套彷品清宮鳥譜圖,沒有被蔣領導全部帶走,是手下人的失誤所致。

那麼還有不少寶物能留在國內,則是我軍努力得來的結果。

特別是一些重器,比如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十分具有傳奇性,當然這也是因為,這絕對是一件重寶。

它就是因我軍及時趕到阻止,而成功截獲的鎮館之寶:蓮鶴方壺。

1949年冬天,蔣黨在山城的大後方,準備將一批南河出土的文物運到彎彎。

那時,許多文物都已經被打包,送到了山城機場。

就在飛機準備起飛的那刻,我軍及時趕到,迅速地將這些南河文物給截獲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