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章九龍捧聖(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諸葛亮墓,跟這個傳說就有很大的區別。
因為現在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武侯墓在哪,自然這個傳說就不會是真事。
武侯墓,位於西陝,地處定軍山下,就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眠之地,始建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
武侯墓整體坐西朝東,墓園總佔地面積240000平方米。
陵墓為漢制“復鬥式”狀,高4米,直徑20.4米,周長64米。
這座大墓以八卦形漢白玉石欄砌圍,石欄裙板上刻有35幅諸葛亮生平事蹟圖案;
墓東西走向,頭西腳東,寓示為“永懷西蜀、興復漢室”之意;
墓上明清建築以墓冢為中軸線排列,三院並聯計70餘間;
有石刻、壁畫、塑像、匾聯等文物遺存。
墓地平面建築組合對稱,山門、拜殿、大殿、墳亭、墓冢、崇聖祠、東西廂房、南北道院均以中軸線為貫穿。
武侯祠的建築坐南朝北,將鐘樓、鼓樓方位變換,鐘樓在西、鼓樓在東。
這麼明顯的建築,就算後來不知道是誰的大墓,一看也知道肯定是王侯將相的墳墓。
更何況,這座大墓之內,有著很多文物,都可以讓我們知道,這就是諸葛亮墓。
比如武侯墓墓園內現遺留各時代碑石數通,匾額34塊,對聯29幅。
其中三國故事壁畫100餘幅,鐘鼎爐磬10餘件,武侯遺文字刻條幅48塊,碑石匾聯內容多為讚頌諸葛武侯之詞。
當然,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東西,還有很多都是後人為了緬懷諸葛亮,另外新增的東西。
關於武侯墓的傳說有很多,而最多的肯定是關於這座大墓的名字由來、風水等等。
從地理位置上看,定軍山下武侯墓區地貌,呈現溝梁相間的“九嶺十八坡”。
這樣的地貌,如九條巨龍,從四面匯聚於墓地,拱圍著蒼松翠柏的武侯息棲之地,所以有“九龍捧聖”之佳譽。
這樣的地方,地貌特徵這麼明顯,加上其上的很多建築,按照道理來說,這座大墓早就應該被盜掘了。
可事實恰恰相反,而這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就要再次提到之前的傳說了,這麼算起來,現在的武侯墓,就不一定真是諸葛亮墓了。
公元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
可是,現存墓上建築,多為明清兩代建造,唯有四周古樹自古相伴。
據說此處只是衣冠冢,諸葛亮真身是否在此,千百年無人確定。
作為歷史上的頂級軍師,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位鼎鼎大名的神運算元,有名的軍事家,智謀空前絕後。
而且在當代身居高位,按理說死後墓葬裡應該會有無數金銀財寶和秘密典籍。
這兩樣無論拿到哪一樣,那都是極大的財富。
然而,就在他死後的至今的1700年,墓葬始終無人敢盜,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肯定是因為具體下葬的地點不詳,要不然還能留到現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