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有人說樹化玉有放射性,危害身體。

但是,經地質學家考證,有放射性一說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其實想一想就知道,一些化石,怎麼可能有放射性?

既然東西好,價格也不算是太貴,陳文哲自然是不想放棄這麼好的一批材料。

所以,最後他把400餘件樹化石精品,全部收入囊中。

這一批確實是精品,最重要的是每一件都不同。

這裡的樹化玉,有的綠色為底,棕色相間,遠遠看去好像一隻老鷹趴在樹上小憩;

有的質地光滑,顏色透亮,三座白色“小山“各自為營,遙相呼應……

這麼多精品,全部拿出來之後,場地上卻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樹化玉。

它們顏色不同,造型各異,每件“顏值“都很高。

這些樹化石,以樹化玉的身份出現在世人眼前,個個晶瑩剔透。

但誰又能想象出來,它竟然是我們常見的樹木所形成?

有樹中之王杉樹,松樹、銀杉樹等,當然也有普通樹木。

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不再是簡單的玉,而是偏向於稀有、怪異、象形、易型的樹化石、動物化石,玉化概念也映入到收藏家眼前。

既然樹化玉現在越來越少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它的價格也越來越高了?

目前,樹化玉的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造型、質感、顏色、是否含有其他生物化石,都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就拿顏色來說,在樹化玉的圈子裡,綠為極品,紅色為強品,黃色為貴品,墨蘭為雅品。

每一種顏色的形成,都與當時地層中的礦物質元素有關。

比如岩層中多銅元素,形成的樹化玉綠色就多。

如果黃鐵礦比較多,黃色就是主色調。

由於綠色像翡翠,數量又最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如果樹化玉是綠色的,就比較珍貴了。

而陳文哲眼前的這些,很顯然是被包養的不錯。

樹化玉是玉還是石,肯定也重保養,比如每週都要補水保溼。

為了保證面板光滑有彈性,很多人選擇內外兼修,一邊喝水一邊護膚,對樹化玉來說,也是這樣。

樹化玉是玉還是石,這個問題在外界也很難分的清。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樹化玉跟太湖石一樣,不需要特別的保養。

但往往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上,樹化玉更像是玉中驕子,更需要人們的愛護和保養。

樹化玉本身含有相應的水分,一旦缺水會改變它的顏色和質地,看起來也就乾巴巴的。

如果是小件可以偶爾放進水裡泡一泡,也可以擦擦油。

如果是大件不方便放進盆子裡,可以將溼毛巾搭在樹化玉表面,頻率不用太高,一週一次也就可以了。

大自然界就是這麼神奇,樹化玉經歷了億萬年的風吹雨打日曬,終於形成了們們喜歡的物件。

他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傳承之美,更讓人們浮想聯翩。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