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漆器三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再就是剔紅山水人物圖磐式盒,這也是乾隆時期的精品。
這件“乾隆款剔紅雅集寶盒”的蓋面上,一雅士在松樹下撫琴,二雅士席地交談,體現著古代文人雅集的趣味。
像是這樣的盒子,乾隆時期還有不少,像是“乾隆款剔紅雅集寶盒”這樣的剔紅工藝的雕漆作品,在每個細節都極盡繁縟。
比如一件乾隆百子寶盒,雙面共雕刻童子52個,側壁雕童子48個。
合為“百子”作為“吉祥寓意”的代表。
像是專業的表現現場體量較大的文物,其中經典就是剔紅壽山福海圖插屏。
插屏通體髹紅漆,兩面雕刻紋飾。
一面海水寬闊,船帆點點,正中浮一仙山,山上層巒疊嶂,殿宇樓閣鱗次櫛比,海畔樹木掩映,寓意“壽山福海”。
另一面在黃漆地上雕紅漆福壽字六十對。
底座三層相疊,滿雕紅漆紋飾,複雜精美。
乾隆時期,插屏多為陳設、欣賞之用,常以百子、鶴鹿、龍鳳、花卉為飾,寓意吉祥。
剔紅壽山福海圖插屏作為“陳設賞玩”的代表,一件剔紅團花紋書卷式盒顯得很特別。
盒分三層,由一書函式盒與三卷軸式盒疊落而成,造型惟妙惟肖。
盒上雕長條形題簽,兩端嵌象牙,象徵紙頁。
通體以綠漆回紋為地,紅漆團花為紋,仿織錦效果。團花分為螭龍、四瓣朵花、壽字三類,橫向成行,豎列交錯,斜向統一,疏朗有致,文人氣息濃郁。
底座髹黑漆,並雕刻錦地。
清代流傳下來的書卷式盒種類繁多,造型有別,體量不一,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
比如剔紅十八羅漢筆筒一套“剔紅三事—夔鳳紋爐”,體現了“功能專屬”的性質。
所謂三事,即置於几案之上,用於焚香、淨化之用具,一般由爐、瓶、盒三件組成。
爐為燃器,盒盛香料,瓶置箸鏟。
使用時,用箸夾取盒內檀香至爐內燃燒,燒淨後用香鏟清除灰燼。
三事組合源於明朝中期,清乾隆時期曾大量製造,工藝種類豐富,材質含玉石、琺琅、瓷器、玻璃等,這樣的漆器三事較為罕見。
此套雕漆三事另配一幾,共四件。
表面均髹紅漆,雕夔鳳、獸面、蕉葉、花卉、幾何圖形等紋飾。
爐蓋頂端鑲白玉雲蝠紋鈕,甚為考究,體現出宮廷陳設之精雅。
而下面這件乾隆款剔彩“龍鳳集福盤”,八出葵瓣式盤,圈足隨形。
盤面自下而上依次髹紅、綠、紅、褐、黃、綠、紅七層色漆。
盤心開光內深雕一雙鉤福字,筆道內梅花、竹枝、如意、古琴、銀錠、寶珠、珊瑚等各式寶物。
開光以外交錯排列龍、鳳、鶴三種紋樣。
外壁雕薔薇、梔子、荷花、梅花等折枝花卉。
外底中央陰刻戧金楷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其上橫刻“龍鳳集福盤”器名款。
器名款一般為四字,此為五字,是為特例。
此盤仿自嘉靖朝作品,色彩鮮豔豐富,花紋繁密多樣,佈局工整對稱,不失為藝術的再創造。
乾隆朝的精品漆器有很多,像是乾隆款剔彩“龍鳳集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