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體”左右道道霞光,又酷似“巨龍”自東南方向從天而降,剛好盤落在正龍龍頭上方。

陳文哲一看就知道,這就是那條傳說中的真龍現身啦!。

之後,後又多次重拍,再未出現類似畫面。

這就是九龍壁那條隱龍的傳說,而且時間、角度合適,它還真能現身。

由此可見,複製九龍壁的匠人,還真是一位高手。

能夠出現這麼神奇的一幕,那位高手肯定十分了解九龍壁。

因為陳文哲也十分清楚,想要拍攝到隱龍,必須要天氣晴好的同一時間、地點,使用同一手機對九龍壁進行拍照。

也就是說,必須在同一時間地點、同一氣象條件、同一拍照距離和角度,才有可能拍出同一影像。

不說其他,只是雕刻出九龍壁,就足以說明,這位作者肯定是雕刻一道的大宗師一級。

為什麼說是大宗師,不是宗師、大師,實在因為對於龍的理解,對於龍的闡述,這一位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比如這裡幾條奇特的龍形石雕,陳文哲一看就知道,這些原來可不是石雕。

因為他很清楚,這幾條“龍”最具特色,而且都是出自瓷器、玉器之上,不是石雕。

比如一款螭龍蒜頭瓶石雕,它的原型肯定是一直瓷瓶。

此款文物名為白釉塑貼紅蟠螭紋蒜頭瓶,為嘉靖年製品。

蒜頭瓶瓶身與螭龍分別成形,然後將螭龍的生坯貼在瓶身上。

螭龍的顏色與瓶身不同,其外表施以銅紅釉,曲體上仰,口銜仙草,龍頭高昂。

由肩部向頸部盤繞,卷尾與首相接,四肢平伏於瓶肩部。

在瓶子或者罐上面貼塑一些“神奇的生物”(如螭、獅子、麒麟等),是嘉靖年間的一大特色。

還有一條蟠龍,是出自一件錯金銅器。

此款文物名為錯金銅蟠龍,蟠龍形象兇猛無比,張牙舞爪,似乎蘊含著來自於東方的神秘力量。

蟠龍龍頭規整高昂,軀幹起伏,腿部堅實有力,似乎要一躍騰雲而起。

整個器物稜角分明,生動形象,格外傳神。

此物是故宮藏魏晉裝飾藝術品中的登峰造極之作。

龍全身裝飾著精美的嵌錯花紋,銅體金飾相互輝映,使得器物更顯輝煌高貴。

還有一條龍,應該是出自一款牙雕作品,也就是陳文哲記憶力超凡,要不然他肯定看不出來。

畢竟這些龍都很奇特,而陳文哲原來有龍紋大師級技能,現在不說是大宗師,但是怎麼也對於龍紋的認識達到宗師一級。

所以他很清楚,這款龍紋出自牙雕龍紋五峰筆架。

筆架為圓雕五峰式,架底邊深刻水波紋,波濤中雙龍昂首威猛,盤繞於五峰之間,龍騰水怒。

我們常見的筆架,造型和紋飾上多以松、竹、梅居多。

這樣一款龍紋筆架,應屬於皇家的御用品。

筆架上的龍紋雕刻得莊重渾樸,剛勁有利,可見雕刻者刀刻之功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