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館收藏的唐代經幢座,方形四邊各1米多,高0.42米。

正面左中部正書,“大唐皇帝供養”。

皇帝跪坐於榻上,身著冕服,頭戴冤旅。

面相豐雍,神情莊嚴,雙手於胸前執笏板,榻前有一男侏儒,身後有執扇侍臣。

右側中部正書,“大唐皇后供養”。

皇后跪坐於榴上,著唐代皇后禮服中最高等級的“褘衣”,面相豐潤,神情嫻頭戴花簪,前掛三串步搖,雙手於胸前執蓮蕾,後有執華蓋、執扇侍女。

最左側刻“言亡考桓元徽供養”“大寶幢主清信士桓納言供養”字樣;

最右側刻“言母金氏供養,幢主清信女言妻趙氏供養。

右邊刻有八位供養人形象,每人頭戴幞頭,著圓領長袍,足穿靴,上方有各自的官銜、姓名。

左面刻:“故人趙元哲供養”。

其妻跪於榻上,其他供養人或跪於榻或站立身邊各有題名。

背面中間為獸首,雙龍騰雲相交,兩側各一隻蹲獅,祥雲繚繞,龍騰獅踞,氣勢恢宏。

帝后禮佛影象,在北魏龍門石窟、鞏縣石窟中都有表現。

特別是敦煌莫高窟壁畫220窟初《帝王禮佛圖》中的皇帝形象及服飾、冠冕與此經幢座上的形象很相似。

皇帝、皇后前側的男女侏儒與章懷太子墓壁畫中的男女侏儒形象亦同。

此幢座內容豐富,人物眾多,造型準確形象生動。

人物服飾及華蓋、執扇、鵲尾香爐、龍、獅等都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

經幢上皇帝、皇后形象,在唐代石刻中為首次發現。

且刻制精細,極為珍貴,堪稱“鎮館之寶”。

關於造幢人,是哪一位皇帝、皇后尚無定論。

幢座正面刻“大寶幢主清信士桓納言供養”字樣。

但有人認為,此人為桓彥範。

桓彥範神龍元年拜相,任納言一職,後又改任侍中。

唐初“納言”“侍中”均為門下高官官“宰相”,兩者換用,故推測桓彥範即桓納言。

進而延伸到言為桓彥範的自稱,刻石中有“言亡考桓元徽供養”。

近年陽洛新出土、陽洛師範學院圖書館收藏的桓臣範兄弟《桓臣範墓誌》記載:“大父法嗣、考思亮。”

可見桓彥範與桓納言,井非一人。

刻石中又有“言弟納言”供養,可視為兄弟排行。

另有“故人趙元哲供養”,其後有“”哲妻李程氏供養”。

這些都是用姓名的最後一字代之,而唐代未見有官職和姓名混用的例子。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