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器物在泥漿裡涮一遍,放在潮溼處或用溼麻袋片捂蓋一天以上。

泥漿變為土綠色,晾乾。

用尼龍鞋刷將幹浮土刷掉,表面留下點點粉狀幹鏽和灰黑底子,脫落地方,層次感很強,而且看上去自然。

此時還要噴塗一層,稀清漆或蟲膠漆。

漆幹後用舊粗布、皮革毛面在表面反覆擦磨,或用瑪瑙壓子碾光,便擀出漆古的光澤效果。

如修復補配,對照原物做一些紅漆古、綠白漆古等底子。

作土鏽前,區域性對照原物該處色澤,用漆片(蟲膠)汁調拌色汁(色汁調法後面將詳細介紹)。

用豆包布(粗稀薄棉布)包紮成棉團拓包。

蘸色汁墩在器物上,快乾清漆罩面後,用舊布擦磨出光澤。

再做上土鏽(土鏽作法同上述),即能做出逼真的效果。

另外,還可以採用銅末法做表鏽。

即將銼刀銼的銅末(粉)放在薰藥裡(見第一道工序),稍加點硝酸調好,用毛筆塗在器物上,溼麻袋片捂蓋;

銅末和藥液逐漸起化學反應,器物表面呈綠鏽狀,觀察生鏽到滿意為止。

此法對薰雜銅,效果尤佳。

操作中注意浸泡、薰的時間不要過長。

放入幾天不管它,物件會泡的糟脆,一動即碎。

尤其是胎薄、件小、有小孔、條縫等器物更要備加註意。

銅器、鐵器的補配,錫鉛銻合金、玻璃鋼、石膏等胎質的表面作舊均採用這種方法。

主要材料是用較稠的蟲膠漆汁,拌合多種礦物質顏料,層層點撥鏽色的一種方法。

先作皮色,再用“點泥法”做凸起的鏽斑。

主要顏料有砂綠、洋綠、品綠、群青、章丹、紅土子、松煙、銀珠、太白粉、地板黃、石黃、金粉等20餘種。

作舊前先將胎質表面打磨光潔,用毛筆蘸三氯化鐵水溶液。

該物為塊狀黃色藥品,先用水泡成液體裝在瓶內,有腐蝕性,注意不要濺在衣物上。

在器物表面塗抹,抹後當即變黑,用清水將表面浮液沖洗掉後晾乾。

幹後塗一層漆皮汁,增加表色的附著力。

顏料先用小研缽研細,用小碟調色。

第一道色,先在碟中放入適量砂綠。

配上少許群青和太白粉,倒上漆皮汁調成淺綠色。

用毛筆在器物上反覆塗抹幾遍,顏色要滿塗、均勻。

注意塗一遍幹後,再塗第二遍。

然後配灰白色汁,主要以松煙配少許太白粉。

用牙刷蘸汁,一手拿牙刷,一手拿小刀撥動牙刷,將鏽色彈撥在器物上。

以此同樣方法配竭紅銅色、藍綠色、土黃色汁。

總之對照原物的底子及部位,蘸上色汁散點彈撥。

一種色撥完,稍微乾燥,再噴射另一種鏽色,色與色之間要相壓自然。

彈撥的鏽色晾乾後,即行蹭磨。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