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了一連串的大墓,出土的文物還流傳有序。

按照國家規定,是可以交易。

但是,對於這麼一批文物,國家就真的會不管不問。

因為這一批文物,數量實在是太多,最主要的還是有銘文,值得研究的青銅器太多。

這種對我國曆史都有所貢獻的發現,國家不可能不管。

所以,交易肯定有所限制,要不然也不可能等到現在才找到陳文哲。

這麼算起來,這批文物的交易的一些限制肯定不多,但是合適的交易物件應該不多。

所以,這一大家子想要賣出這批文物,也肯定是不容易的。

最起碼,東西太多,還不能分開交易,那麼能夠買得起的人就根本沒有幾個。

也許有很多機構有錢購買,但是他們肯定絕大部分沒有資格購買。

而有資格的少數幾個國內機構,想不想買,國家讓不讓買,還都不一定。

這麼推算下來,像是陳文哲這種既有實力,還對古董感興趣的買家,還真就十分難得。

陳文哲有錢,而且還有這龐大的現金流。

現在他來錢最快的產業,也就是能夠聚集現金的渠道有三個。

一個肯定是金融投資渠道,這邊甩多說。

另外的一個肯定是一念堂,一年的交易額輕鬆破十億。

去年一年,他們的產值超過二十億,利潤超過一般,也就是十億元。

其次就是一念堂醫藥公司,下屬的醫院收費不高,但是賺錢也很厲害,去年的利潤已經超過三億。

要知道這可是純利潤,加上一念堂的利潤,一年的純利潤就超過十三億。

而這還沒有說醫藥公司,現在醫藥公司的秘方中藥製劑才是賺錢的大頭。

其他都不說,只是一個暖寶寶一樣的肚臍貼,一年的利潤就超過十五億。

所以,還是藥品最賺錢,這東西可比賣麵粉安全,最主要的是還不少賺。

綜合起來,一家醫藥公司一年的存利潤超過五十億。

這還是一念堂酒廠沒有發力,主要是沒有大規模做廣告和鋪貨,要不然每年再增加個十億八億的利潤,一點也不難。

這些雜七雜八的算起來,陳文哲所有公司的年利潤超過六十億。

這幾年陳文哲賺錢的時候多,花錢的時候少,所以很多公司利潤,都被投資部門用來投資。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金融是最賺錢的。

而那些大機構,越是有錢,就越是容易賺錢。

陳文哲也不例外,他們公司的利潤是可以用來投資的,其實很多營業額也是可以用來進行短期投資的。

這麼算起來,金融投資部門,也能夠給他帶來龐大的收益。

只不過,不落袋,那些投資就只是個數字,所以陳文哲沒有計算那部分資金。

而就算是這樣,陳文哲積累了這三四年的資金,只是現金就超過兩百億。

當然,之所以有這麼多,還是因為他手中有著大批的黃金。

有黃金,就可以從國家銀行套出大批資金,有著這批巨量的資金支撐,他們的金融投資部門就可以避免很多風險。

這樣如果還不能讓他手中的資金,快速膨脹,那他手下的那些高階人才,還真就可以回家吃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