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宋人仿宋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代人站在資訊大潮之上,都知道,不管什麼時期彷制的北宋官窯,其實都是不如那個時期的瓷器更好的。
為什麼呢?因為不惜工本。
古代可以不惜工本,現代人可以嗎?
現代人彷制一件東西,他們是要賺錢的。
只不過因為北宋官窯太好,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彷。
透過種種跡象表明,彷官窯,其實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發展到明清,對於官窯的彷制可以說是有增無減,並且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歸納起來,宋代官窯彷品也就這幾種情況
窯瓷器自問世後即很名貴,歷代多有彷制,彷品可分四種情況。
一是宋龍泉窯彷;二是明清官窯彷;
三是清末民國彷;四是現代新彷。
宋龍泉窯所彷官窯瓷器,採用墊餅或支圈燒,沒有支釘痕。
另外,龍泉窯彷品沒有一件是滿釉支燒的。
明代彷官窯屬官彷官,均是景鎮御窯廠所彷。
這些彷品釉層較厚,釉面開大小紋片。
多為粉青和灰青色,不重造型,只重釉色。
清雍正時彷官窯產品,被文獻中稱為“彷鐵骨大觀釉”。
釉色多為豆青、灰藍和月白,少數無紋片,多為大開片,釉有透明和失透兩種。
失透的容易與宋官窯混淆,其精緻產品中,支釘痕為黑色,類汝窯細小的芝麻釘。
明清官窯彷品雖是彷品,仍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明清官窯彷品多具本朝款識,或本朝造型特徵,不會與宋官窯作品混淆。
而真正的“官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由官府直接營建。
分有新官、舊官之稱,前者為南宋官窯,後者為北宋官窯。
胎與釉均薄如紙,有月白、粉紅、粉青、大綠、油灰等色。
當時月白為上,粉青次之,以後變為粉青為上,月白次之。
器物多為開片紋,以冰裂紋為上,梅花紋次之,細碎紋為下;
開片紋,有帶黃黑線的為上品。
釉斑,則以鱔魚血為上,墨紋次之。
官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瓷器中只佔極少數,但是由於其所處地位和具備的優越條件,使它在當時燒造了一批宮廷所需的高檔瓷器。
而就此讓北宋官窯,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對於這樣的名瓷,陳文哲彷制起來其實並不難。
畢竟他之前彷了汝窯和鈞窯,對於哥窯和定窯也十分了解。
現在彷官窯,其實涉及到其他四座名窯的技術。
這樣技術互相結合,產生另外一種別樣的美,對於陳文哲來說,並不難。
這裡最主要的還是合適的胎土和釉料,而這一點對於彷制北宋窯口的瓷器來說,反而更加簡單。
因為這個時期使用的胎土一般都是紫金土,而釉一般都是石灰鹼釉。
當然,根據窯口不同,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不管是胎土還是釉色,都有區別。
但是這種區別並不大,最起碼對於現代的陳文哲來說,並不難做到得到合格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