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豔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

紅鳥牡丹富貴罐,就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

之前陳文哲製作過錦雞富貴牡丹大罐,其實也是慈禧那個時候的風格。

此後,袁大頭於1915年底稱帝,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

洪憲瓷就是這麼來的,其中袁粉彩玉壺春瓶,就是其中的經典。

這種粉彩玉壺春瓶採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質單一,稀薄透光。

這批洪憲瓷,現代人吹捧的比較厲害,其實也不過是炒作罷了。

真正的洪憲瓷,跟其他官窯器相比,特別是跟清三代瓷器相比,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體的內部活力。

這種瓷器完全依賴顏料和技法,猶如在屍體上化妝,沒有了整體的生命的活性。

但是,你不能否認,這種瓷器之上使用的顏料和技法,還是最頂尖的。

這也是陳文哲提到洪憲瓷的原因,制瓷水平不說,他就吸收其精髓,比如顏料配方。

粉彩,做出來是真的漂亮,當然工藝也十分麻煩。

粉彩是景鎮窯在五彩的基礎上,及“琺琅彩”的影響下,創燒成功的一種彩瓷。

從此,也可以看出來,相比五彩,甚至是相比琺琅彩的燒製難度,粉彩也不遑多讓。

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彩繪時,攙加一種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具有乳濁效果,畫出的圖案,可發揮渲染技法的特性,最終呈現一種粉潤的感覺,因此被稱為“粉彩”或“軟彩”。

其做法是用經過“玻璃白”粉化的各種彩料,在燒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繪畫,經第二次爐火燒烤而成。

這種瓷器直到現代,景鎮的許多瓷廠仍繼續生產。

如果是做精品粉彩瓷,那工藝必然要達到頂尖。

所以,不要看粉彩瓷前面的標註,只有簡單的粉彩代表了工藝,但是製作起來是真心不容易。

特別是其中的一些經典,比如粉彩百鹿尊,這件瓷器,被稱之為十件中華國寶級瓷器之一,厲不厲害?

百鹿尊,各種形態的都有,而且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館之中,都有屬於它的一席之地。

但在民間,似乎還真的沒有看到過,真正的精品官窯百鹿尊。

它是屬於乾隆時期特意燒製出來的粉彩瓷器,也算是所有瓷器之中比較大氣,且另類的存在。

如果懂行,看乾隆官窯百鹿尊,那能看的地方就太多了。

放大瓷器的細節,就會有更多發現。

這一件乾隆時期典型的官窯精品百鹿尊,整個通體的白釉,都是屬於最頂級工藝。

尤其是整個造型,更是不凡。

圓口的百鹿尊,配合著一對螭耳,還是採用了紅色的裝飾,非常大氣穩重。

初看第一眼就可以知道,它不是普通的收藏器,是皇宮之中的寶貝。

另外,既然是一件百鹿尊,整個器型其實呈現一種越往下,越漸廣的姿態,也可以稱是“大肚的福袋”。

配合著垂腹,圈足還做得比較高的這一件尊器,毫無疑問,在當時看來是力壓了眾多粉彩與青瓷。

放大整個器物上面的那一對螭龍耳,造型古樸又有意思,如臥著的兩條小龍,有一種非常霸氣的感覺。

另外既然是百鹿尊,所以百鹿的題材,就是在整個尊器的正面畫滿工。

整個瓷器的腹部是滿繪了粉彩的百鹿圖,而且是取自當年皇家木蘭圍場的鹿群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