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被認為是陽光和大地之色,如後漢劉熙的《釋名》:「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

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黃,土之色也。」

象徵著能使萬物生長的陽光和土地,受到人們的崇尚。

可惜,這一切隨著時代的演變,都一去不復返了。

還是說回玉璜,這種玉禮器,從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徵,並僅限於個人飾件體現其社會地位的象徵性。

步入良渚時期後,琮、璧和鉞開始超越個人飾件的範疇。

這時玉璜成為重要的社會權力象徵,標誌社會複雜化程序加速。

當然也代表著社會成員的地位、等級和財富,也意味著地位分化明顯加劇。

當象徵男性權力的琮和璧開始流行,璜作為女性的象徵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於男性之下。

隨著良渚文化的衰落,無論是琮、璧還是璜,統統隨著酋邦社會的解體而消失。

這表明當時的社會結構,又退回到了等級關係比較簡單的狀態。

雖然其中一些玉器的形制與工藝,後來被中原地區的複雜社會所繼承,但是由於青銅禮器的出現,它們的象徵性和社會意義已經和新石器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就算是青銅器這種被古代貴族、皇族重視的禮器,也成為了現代人收藏的寶物。

青銅器,在國內陳文哲是弄不到多少的。

再說,之前他弄到的那麼一大批,他已經十分滿足。

沒想到,這一次他居然還在一堆原石之中,弄到了一些玉禮器。

這裡的這種玉禮器雖然不多,但是,從良渚文化,到戰國、一直到漢代,好像都有。

比如眼前的這件黃玉柱,或者說是黃玉豬,他就是典型的漢代之物。

這件玉器十分特殊,就跟一個木質粗細的柱子一樣,只不過柱子的一頭,有著豬頭的形象。

特別是長長的住嘴,可以讓你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件玉豬。

但是,它的整體形態,確實柱狀!

把小型的玉石,全部翻出來,仔細查詢,發現古代玉器很少。

除了之前的幾件,另外還有一件黃玉馬,再有就是黃玉鷹紋鴞首紋圭和黃玉瑞獸。

那件黃玉馬好像是新時期時代的,此時陳文哲沒有時間研究,也就是看一眼,大體等級下一些簡單的資訊,也就放過了。

他更看重的肯定是器型稍微複雜點的,比如這件黃玉鷹紋鴞首紋圭。

首先是質地,它是秋葵黃,這種黃色是有其他黃色轉變而來的。

黃玉由澹黃到深黃色,有慄黃、秋葵黃等色。

由澹黃到深黃,肯定是以「黃侔蒸梨」色者為最佳。

這一件作品的玉質,肯定不如先前的玉璜。

但是,它是一件圭,也是玉禮器的一種,跟那件玉璜一樣。

而且其上還有著這種禮器當中,最為經典的獸面紋。

這件玉圭,黃色,帶赭色沁,不用說又是一件出土器。

玉圭整體扁薄,呈半圓形。

直邊中部凹凋一獸面,雙眼為重環形。

自眼廓上凸起,形成雙重浮凋,用管鑽鑽出兩重眼圈。

眼圈外側飾繁密的渦紋地,渦紋間用多條弧線接連。

鼻為長方形,飾密集的回紋地。

闊口微啟,上下齒各有兩個獠牙露於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