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而外周用楷書凋刻24字,內容是:“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州,揚子江心百鍊造成。”

根據鏡背的文字記載,專家們確定這塊銅鏡就是“江心鏡”。

也是透過他,實錘了在唐朝時期,揚市是最大的銅鏡生產基地。

專門供皇家使用的貢鏡,就是在這裡被製造出來的,而“江心鏡”就是貢鏡。

之所以再次提到他,肯定是因為,陳文哲再一次心動了。

他雖然因為時間的原因,現在正在加速回國。

但是,他們還是會回來的,因為這邊的海底,真的是一座沉船寶庫。

“老闆,你想要的玉器都清理出來了,需不需要全部帶過來看看?”

就在陳文哲又一次透過發現的銅鏡什麼的,回朔古代的一些情景之時,他被高啟靜警醒了。

“全都帶過來,我好好鑑定一下,也許還有遺漏的寶物呢?”

陳文哲現在算是確定了,通向印泥的海路,還真是一條繁忙的海上商路。

從古到今,這條航線就一直沒停過。

這樣,這裡到底沉沒了多少商船,還真不好說。

至於之前歷史學家推斷的五十艘什麼的,聽聽就算了。

這條航線,他差不多就要摸清楚了。

以後就算他不回來,高啟靜他們也肯定會根據他畫出的海圖,沿著這條古代航線,仔仔細細的搜尋一遍。

“呃?這麼多玉器?”

看著一件件被小心放在工作臺上的玉器,陳文哲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些玉器明顯超出了他的認知,因為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件明代的玉杯,而且是帶著龍紋的。

這樣的玉器,一看就像是皇家之物。

那麼這種等級的玉器,當年到底是怎麼流入民間?

居然還落入了外商手中,被帶著出海的?

隨手拿起來,仔細檢視,確實是一件龍紋玉器,而且是少見的螭紋梅花杯。

看形制,應該是明代的東西。

它長12厘米、寬7.2厘米、高5厘米。

和田白玉製作,只是稍微檢視,就能看到玉質十分緻密。

甚至這件玉杯還沒有因為海水的浸泡,出現損壞,看著反而始終光潔油潤。

這隻杯子十分的漂亮,特別是其上一朵碩大梅花作杯,杯內陰刻花葉紋。

一枝老梅,枝條虯勁蟠曲,三兩梅花與花骨朵點綴於老幹之上,疏朗有致。

一側凋一螭龍,四肢有力,長尾蜷曲,極具動感。

再次仔細一看,陳文哲發現區域性居然有微沁。

這說明這東西應該是入過土的,很可能是出土的東西。

這是明代玉凋精品,極具收藏價值。

而且出海之前,曾經入過土。

這麼一來,這東西的來路肯定不正經。

那麼,不是盜墓得來的,就是搶來的。

要知道明末的時候,朱家的子孫被搶的可不少。

果然,後面居然還有不少龍紋器,甚至還有一件玉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