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室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和薩滿教等,但主要是藏傳佛教中的喇嘛教。

紫禁城內大名鼎鼎的雨花閣、梵華樓、寶相樓等,都供奉著大量的喇嘛教佛像、法器。

據說,相當完整,上百年來一直保持原狀。

可惜,普通大眾沒多大可能看到。

珍寶館中展出的佛教文物,包括佛塔、佛像、壇城等,就“管中窺豹”吧。

就說使用黃金和寶石製作的寶塔,清宮造辦處製作的,就絕對比眼前的要漂亮一百倍。

看到眼前粗糙的黃金寶塔,陳文哲還真有了有點興趣,也想要造一座。

畢竟他做過很多瓷器,銅器也做過不少,黃金器卻從來沒有做過,更何況是法器!

當然,他要造,肯定是早精品。

他也不用特別設計,因為清宮造辦處中有的是圖樣。

而這些財富,都透過隋侯之珠,被陳文哲繼承了下來。

只是稍微一想,陳文哲就找出來一件適合彷造的精品寶塔。

這座寶塔,塔身通體為黃金質,遍身嵌飾珍珠、綠松石、青金石等。

正中為中心塔,四周圍繞著八座小塔,分別代表四方四維八個方向。

塔身遍飾珍珠、寶石,顯示出皇家工藝品的特色

此塔的珍品,原供奉於重華宮崇敬殿佛堂中。

而重華宮,是清乾隆皇帝做皇子時的居所。

塔共用黃金8.5萬克,大珍珠293顆,綠松石、紅珊瑚、青金石等各種寶玉石500餘塊。

整座塔運用了鏨刻、錘揲、鑲嵌等多種工藝,細膩精湛。

各類寶石點綴其間,更顯得其高貴、華麗,這絕對是清宮造大型佛塔中的精品。

如果彷制這件寶塔,陳文哲可以輕易湊夠條件。

黃金他不缺,手藝更是還可以,加上足夠的寶石,還有什麼難的?

這麼一想,陳文哲還真就打算,等有空了,就彷制一批佛門的寶物。

佛門能夠發揚光大,流傳於世的各種寶物,還是有著一定引導作用的。

剛才那件還是寶塔,如果是佛像,清宮造辦處出品的,就更加精美,最重要的是傳神。

就說一尊菩薩像,她是以黃金鑄成,色彩燦爛奪目,工藝精湛。

菩薩全身鑲東珠共182粒,豪華富麗,是乾隆年間鑄造大批藏傳佛教造像中的珍品之一。

此像是清乾隆十三年造辦處奉特旨用赤金(九成金)成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像的背光嵌玻璃,是當時很時髦的做法。

如果說這些都是特別的,需要特殊對待,所以做出來的都是精品。

那麼從一些普通之物上看,那就更顯得清宮造辦處出品,必屬精品!

比如最簡單的器物,軍持!

這東西就是“瓶,水瓶”,為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用以飲水或淨手。

還有一些盒子,自然就是經盒,是用來存放佛經的匣子。

清宮造辦處出品的經盒,一般是以金成造,嵌珍珠、紅寶石、青金石等珠石為飾,顯示出皇家的富貴之氣。

其他的還有一些供碗,比如一件藏傳佛教中常見的供碗,碗以白玉凋成,蓋、座以金成造,合而為一,更顯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