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回這件琺琅彩嬰戲紋瓶,它為金廷標早期作品,風格出於民間畫法之上。

畫面用色明快,兒童姿態生動多樣,動作誇張。

由於彼時尚未受到乾隆個人好惡之影響,所以與乾隆朝中後期一貫的華麗與繁縟相比,藝術價值更高!

這是清代同類琺琅彩作品中,最珍稀的一件作品。

它的收藏價值自然是很高的,因為這是乾隆明星畫師原創名作,也是唯一擺脫繁縟、鶴立獨行的琺琅嬰戲紋第一器!

看到這裡應該都清楚,能夠讓這件作品身價倍增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名畫師金廷標。

而金廷標的作品,又為什麼可以成為名畫?

還不是因為他的很多好作品,都入了《石渠寶笈》?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渠寶笈》中所收錄的書畫精品,都曾為宮廷所珍藏。

當然,裡面還有一些歷史原因,也讓這本典級變得更為重要。

話說,清末及民國初年,溥儀以賞賜等名義,使部分書畫名作散失;

出宮時還將大批藏品遷離紫禁城,至偽滿洲國結束期間,部分藏品失散於民間甚至海外。

因此,《石渠寶笈》成為了目前挽救這批失落國寶的最重要的線索。

同時,若能驗明正身為《石渠寶笈》著錄中的畫作,往往也會身價倍增,成為拍賣會中的焦點。

例如2005年秋季拍賣會,中貿聖佳公司推出的五件《石渠寶笈》著錄過的書畫,全部成交。

而且每件成交價,都超過500萬元。

《石渠寶笈》所錄唐寅《松崖別業圖》,於3日晚進行的保利八週年春拍“華夏古代書畫夜場”。

畫作以2400萬元人民幣起拍,經過場內外40次競價,被場內買家以落槌價6200萬元拍得。

加佣金後成交價達7130萬元,重新整理唐寅作品的世界紀錄。

從此,也可以看出一些《石渠寶笈》的威力。

不得不說,乾隆時期,還是有很多好東西的。

接下來一件,就是陳文哲十分熟悉的一件,就是清乾隆·粉彩百鹿紋雙耳尊。

這件瓷器之前說過,陳文哲也彷制過。

此作粉彩繪畫技法高超,釉面勻淨,紋飾繁縟,裝飾效果富麗華貴,充分體現了乾隆官窯精品的時代風貌和技法水平。

乾隆晚年,皇帝密旨要求內務府燒造一件人間至“尊”珍瓷,並將宮廷畫家沉銓的《百鹿百鶴圖》繪製於尊上用於慶壽。

內務府與景鎮御窯廠數千窯工,耗時數年苦心燒製。

其間畫稿經過上百次重繪,釉料經過上千次調整。

終於在乾隆六十大壽之前,燒製出盛極一時的百鹿尊,被譽為“千古第一瓷”。

收藏價值就不說了,“千古第一瓷”獨領康雍乾三代風騷,百鹿圖皇帝專享,與天同壽寓意非凡!

剩下是三件,自然也很不簡單,還有,剩下的三件也跟百鹿尊一樣,都是粉彩瓷器。

只不過是器型不同,第八件是粉彩九桃天球瓶。

粉彩瓷這種軟彩瓷,是景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也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

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