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再造工程之中,第一件複製出來的就是清康熙青花花鳥紋魚尾瓶。

它的原型,是故宮館藏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國家一級文物,自然是不簡單。

它撇口、粗長頸、弧腹下斂,圈足外撇並有雙重臺。

此類造型是康熙的典型器物,稱“魚尾”。

器身通景青花紋飾,頸繪《錦雞芙蓉圖》,腹繪《錦雞碧桃圖》。

宋徽宗曾繪錦雞芙蓉,稱錦雞有“五德”之全。

配上四季花卉,寓意花開富貴、錦繡前程。

只要瞭解這件寶物,就肯定知道陳文哲為什麼要首先彷制這件瓶子。

第一個,這是一件花鳥紋的瓶子,而陳文哲現在正好對於自己的花鳥畫技法,充滿了自信。

更何況,這件瓶子之上,不止是有四季花卉,還有錦雞,實在是太適合現在陳文哲彷制了。

再有一個,就是這是一件翠毛藍作品。

可以說,這一件作品,完美復現康熙青花獨有“翠毛藍”,創歷代青花藝術之冠!

這十件珍寶每一件都不簡單,這一件就是青花藝術之冠,而第二件當然也不簡單。

第二件是雍正的作品,是一件鬥彩摘枝花紋梅瓶。

清看雍正,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一件雍正時期的梅瓶,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此器是雍正鬥彩,突破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完美演繹。

它將當時的粉彩胭脂紅,等引入畫面,形成獨一無二的藝術效果。

這是一件代表雍正朝陶瓷藝術,創新力的傑出代表!

因所用釉上彩釉料配方,極為複雜,所以燒成後的花卉顯得格外富麗華美。

但也因釉料化學成份太過複雜,導致溫度控制要求過高,使燒造成品率極低。

漂亮,製作困難,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可以說,它是歷史上首件突破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工藝的作品,歷史地位極高!

只不過,要想彷制這件作品,又極為困難,首先就是釉料配方最複雜!

而就是因為釉料複雜,造成燒成溫度十分難以把握。

可是,這對於陳文哲來說,根本就沒有難度。

只要知道釉料配方,他就可以完美控制燒成溫度,直接燒製出成品。

就算失敗幾次,他最終肯定是能夠完美復燒出來的。

有著隋侯之珠,他可以使用回朔,得到釉料配方,甚至可以透過沉浸式體驗,直接學習古代匠人燒製這件寶物的經驗和技術。

這讓他複製這些工藝複雜,甚至可以說是偶然所得寶物,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雍正時期,在瓷器燒製工藝、水平之上,都有著極高的成就。

所以,這一次再造國寶中的十件作品之中,雍正的有好幾件。

比如清雍正琺琅彩山水紋瓶,此瓶通體用琺琅彩彩繪山水人物畫面。

也就是說,這是一件琺琅彩,而陳文哲現在正好手熟。

畢竟最近他做的琺琅彩瓷器,很多!

而這一件肯定是有著獨特特色的,比如構圖飽滿卻不失空靈爽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