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遠看造型近看花(第2/2頁)
章節報錯
2014英倫博物館舉辦“明代:改變華夏的五十年”大型特展,稱得上是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水準最高的永宣文物大展之一。
而在無數珍寶中,英倫博物館仍然選擇一件宣德掐絲琺琅,作為展覽圖冊的封面。
不用多說,肯定是明宣德掐絲琺琅雲龍紋蓋罐。
這一件有多麼精美,有多麼難以製作,之前陳文哲已經見識過,畢竟他也有意見相同的器物。
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掐絲琺琅器常作為各大拍賣行的座上賓,成交價格之高令人側目。
幾乎一亮相拍賣會,便會引起舉牌無數,屢屢重新整理價格。
梳理了一下之前做的琺琅器,陳文哲發現,他居然沒有做雍正的琺琅器。
這可不行,他肯定要找一件彷制的。
所以,陳文哲直接挑選了,佳士得2010秋拍的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琅雙鶴香爐,予以彷制。
這一件絕對是難得的精品,畢竟它是以12946億港元,創下此類拍品最高拍賣成交記錄。
這一件寶物既然能夠賣出一億的價格,自然是製作的巧奪天工。
要想彷制這麼一件寶物,自然是不容易的。
當然,歸根結底,它也是用紅銅做胎,在銅胎上用銅絲粘上各種圖桉,然後在銅絲粘成的各種形式的小格子內填上色彩。
經過煉焊、打磨等工序,最後入窯燒製而成的色彩明麗的手工藝品。
彷完這一件,陳文哲就打算收尾了。
接下來,需要稍微調整一下工藝,開始彷制一些明代的景泰藍。
相比清代的景泰藍,明代的景泰藍雖然也很好,但是終歸是差了點事。
元代引入掐絲琺琅工藝,到了明代,特別是景泰藍釉料,在元代的基礎之上,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要想做好明代的景泰藍,就需要了解明代的原料、工藝,都跟清代的有什麼區別。
要是不懂,那做的跟清代的一樣,那就丟大人了。
明代景泰藍的主要原料是琺琅料,其顏色有藍、紅、黃、綠、黑、白諸種。
使用時再用一種進口的油劑,調成湖狀填塗。
燒成後的器物,釉麵肥厚、色澤晶瑩透亮。
清代景泰藍多數不用琺琅料,而用彩釉料,其釉面缺少光亮。
乾隆時景泰藍的顏色又以黃、白二色最為常見,白為車渠石白,黃是一種幹黃,而後期的黃髮綠或發紅。
觀賞景泰藍,可以獲得獨特的精神享受,它有金屬光亮,不同於瓷器、漆器。
瓷器有陶胎、瓷釉,最好的就是青花瓷,色彩豔麗細膩、光潔;
而景泰藍把銅的延展性,和釉的特點緊密結合,有的造型莊重大方,有的纖細、複雜、高階。
俗話說:遠看造型近看花,其花紋也有不同風格,花卉、圖桉都能用絲工嚴謹、細膩地表達出各種藝術造型。
上釉也能按照造型花紋要求,隨位賦彩。
景泰藍藝術中包含了造型藝術、裝飾藝術、環境藝術、空間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
所以欣賞方法又與其他工藝品不同,而且有金碧輝煌的特點,感覺特別珍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