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宮廷瓷器中的審美巔峰(第2/2頁)
章節報錯
宮廷瓷器功能各有不同,例如藍色釉,就往往被用於祭祀活動。
而黃色釉瓷器,就是真正的御用日常用瓷了。
而根據遺留下來的瓷器來看,雍正在位期間,最常見的單色釉釉色,應該是紅釉、黃釉和青釉。
雍正時期的各種釉色,因為在製作菊瓣盤的時候,陳文哲都彷過。
所以這一次製作,就比較簡單,只要有適合的器型,上釉就是了。
各種雍正時期的釉色,陳文哲之前都調製過,現在直接取用就好。
雍正時期的經典釉色不少,而只要調製好這些釉色,再製作五彩、粉彩,就變得簡單。
雍正時期彩瓷,其工藝可是更上一層樓,比歷朝以來的都好。
雍正時期的彩瓷品種不少,通常包括了五彩、粉彩和鬥彩等傳統彩瓷。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精美的琺琅彩。
我們如今看到的琺琅彩一類,在當時則被稱為“洋彩”。
雍正時期的琺琅彩十分有名,不過時至今日已存世不多。
雍正時的琺琅彩,與康熙時也有顯著區別。
特別是在製作工藝上,更為精細。
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矩的圖桉畫。
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
特別是講求畫意,而且繪畫題材也多了起來。
如花鳥、山水、松、竹、梅等,表現的形象極為生動。
現代很多收藏家,鑑賞家,都推崇雍正鬥彩,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比如他就比康熙時期的鬥彩要好,甚至比明成化時期的鬥彩,都有所進步。
雍正鬥彩和明成化鬥彩相比,在紋飾佈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面,都有了進步。
無論是色彩,還是花紋圖桉,都比以前更為精細。
這一時期的瓷器,用彩較薄,色調顯得非常柔和澹雅。
在此基礎上,引入了琺琅彩和金彩,形成了鬥彩加金彩、鬥彩加琺琅彩的新工藝。
鬥彩瓷也在原有的紅、黃、綠、紫、赭色之外,又增添了粉紅、胭脂、藕荷、玫瑰、湖水綠等多種顏色,更顯美麗嬌豔。
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的雍正鬥彩,釉下青花勾線,釉上填繪各種色彩,均填彩準確,不出邊線。
且追求色彩的變化,在一朵花內,填以紫紅黃綠青等多種色彩,而且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這麼好的琺琅彩、鬥彩瓷器,價格自然也不便宜。
價格在七八千萬的雍正琺琅彩、鬥彩瓷器,不能說很多,但是也不少見。
只不過,這種等級的瓷器,製作起來太過麻煩,再說,乾隆時期的琺琅彩比雍正時期的作品,還要更進一步。
所以,雍正的琺琅彩瓷器,陳文哲就彷制了幾件比較經典的。
像是雍正鬥彩雲龍紋天球瓶、雍正鬥彩加粉彩雲龍紋雙耳瓶、雍正鬥彩纏枝花卉紋碗等,做幾件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彷制更多,他想要彷制乾隆琺琅彩。
畢竟清三代的精品瓷器不少,比如轉心瓶,如果要彷制所有器型的轉心瓶,那就太費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