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小手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代仿元青花,釉色主要針對第三種樞府釉,這種仿品在景鎮能見到。
但也無法達到元代本質,其表現:一是釉質流動感太強,導致釉層太薄。
二是油亮感太強,三是細觀顏色不自然。
元青花在這三個方面的特徵,都具有唯一性,可做為我們掌握元青花瓷最重要的特徵依據,也是其無漏洞的剛性點。
如果掌握了上述三方面,其實對元青花瓷,已心中有數。
特別在實際中,首先要看這三方面特徵,然後再看其它特徵。
比如火石紅、畫風、造型、汽泡等等。
當然,從理論上說,只要看對一點,就是對的。
比如確實是蘇麻離青顏料的話,那麼這件瓷器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現代是不會存在古代顏料的。
否則就是沒看明白,沒明白時千萬別輕易下結論。
科技在進步,現代人的仿製工藝,也在金錢的推動之下,進步飛快。
不說別人,就說陳文哲,現在沒有金錢的推動,他也在絞盡腦汁的仿製元青花。
現代古玩行有一個觀點,只要你能想到的缺陷,或者是隻要是明確的古代名窯瓷器的特徵,現代人總有一天會仿製出來,而且時間不會太長。
就算沒法使用古法工藝仿製出來,也一定能用現代工藝,做出相同的效果。
還有,元青花瓷特徵的唯一性,雖然無法仿製,但也並非這些特徵,在每一件器物上,都能表現得的十分充分。
因當時的製作和窯口差異,使元青花瓷器物之間,存在著各自差異。
有的器物特徵,表現得十分充分。
有的器物,表現得較弱。
表現充分者,其釉質、顏料、胎土、繪畫、造型等均令人滿意。
表現不充分者,往往缺乏某些特徵,令人費解。
但是,你總不能說這種缺乏一些獨特特徵的古董,就不是元青花。
比如:凝聚斑不明顯、串珠現象不明顯、火石紅現象不明顯、麻倉土胎不明顯、手工制胎不明顯等等。
當然,還有的一些元青花,是因使用國產料或回青料,而被人誤解。
一般都是對其特徵不太瞭解,使這些表現不充分的瓷器,不能得到及時確認,甚至遭冷遇。
但是,真品就是真品,隨著認識元青花的程度加深,各種各樣的元青花慢慢的出現。
此時再仿製元青花,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難。
但是,仿製精品元青花的難度,還是很大,除非是大師級的仿古工藝者,要不然還是很難仿製成功。
現代人制作仿古瓷,如果投入比較大,或者有國家牽頭,總能仿製成功,元青花也不能例外。
而到了陳文哲這裡,他只考慮本質,還沒考慮做舊。
如果算上做舊,那他需要研究的就多了。
一件仿古瓷的製作,諸如青花髮色、畫工、圖案、造型、落款、火石紅等方面,與舊瓷器頗為相像,幾可亂真,除了燒造時按古瓷製作外,還要完成不少步驟。
首先是磨損,只要是存世的瓷器,就沒有不磨損的,就算保護的再好,時間長了也有劃痕、磨損,這是時間賦予的獨特特徵。
當然,陳文哲不需要做舊,所以,他也不需要故意把一件新仿的瓷器,磨損成舊器。
但是,做舊的一部分,也是仿製元青花的攔路虎。
像是磨損,自然不用作。
當然,如果真要做,那就用細砂輪磨平毛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