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在手裡,還真是不小。

平拖著這件玉器,居然把他一隻手掌完全覆蓋了。

仔細看其造型,說是環,不太對,說是玉璧,它內部卻被掏空了。

不管是什麼東西, 這是一件玉器中的珍品,其精緻的紋飾,也反映了古代精湛的治玉工藝。

這件玉器是由內外兩個圓環相套形成,呈扁平狀造型,採用的是上等的青玉鏤空透雕法精雕而成。

其外環比內環寬約一倍,兩環內鏤雕龍鳳紋。

內環上陰刻8形紋, 外環飾弦紋及節紋。

內環的“s”形龍, 張口露齒,似在鳴吟,昂首挺胸,體態矯健,似在鳴吟,整體呈騰空飛奔狀,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龍尾與後足伸向外環,並一直延伸到外環壁,使內外環紋飾既相互獨立又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保持了作品的和諧統一。

這一點與中原地區傳統玉器,較為規矩的構圖程式,有著顯著的差別,看著頗為生動活潑。

外環的鳳紋,頭部稍寫實,身體隨形如多瓣雲朵。

並且, 外環的回首鳴鳳與內環的龍相比,顯得較為纖細苗條。

鳳首和龍首恰好相對,像是在互相傾訴衷腸。。

誇張的鳳冠與鳳尾, 隨環形升騰飄舞, 風姿柔美,與內環雄壯之龍相呼應,寓意龍鳳呈祥,寄託著男女青年想要擺脫世俗的美好願望。

整個玉環套的線條流暢,輕靈剔透,充滿動感,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這肯定是漢代玉器中難得的精品。

所以,這不是玉璧,而是真正的一件玉環。

只不過相比造型簡單的玉環,這件玉套環的造型就太複雜了。

而雕工這麼複雜的玉環,陳文哲之前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就不要說見過了。

這東西的名字,應該叫鏤空龍鳳紋玉套環。

它繼承了戰國紋飾的特點,更加大膽地運用“s”形構圖法則,使曲線的變化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龍形剛勁,鳳形柔和,剛柔相濟。

鏤空、浮雕、線刻等技術爐火純青。

尤其是它的構思,充滿了漢代玉雕固有的浪漫主義氣息。

只不過,它的表現形式,卻不像是中原地區的作品。

國內歷代以來,只要是皇家制作的東西,都是堂皇大氣、中規中矩,就算表示龍鳳和鳴,也絕對不會表現的這麼赤果果,這麼熱烈。

從這一點來看,這到更像是國外的東西。

畢竟剛才那中年男人說了,這東西是在南越出土的。

但是,如果說這是南越的東西,那這雕工,還有其上濃郁的漢代風格,又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吸收了外族的工藝,加工出來了這麼一件精品玉器?

如果真是西漢時期的玉器,像這種等級的東西,又怎麼來了南越?

谷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