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百萬的賞瓶,不是說說的,但是宣統官窯瓷器反而更貴,為什麼?因為故宮也就這麼幾隻。

陳文哲就知道幾件,也就是藏在故宮的館藏品。

像是黃地綠彩花鳥紋碗,這是其中的代表,因為它十分特別。

特別在哪呢?不是它特別稀有, 而是因為它是少數宣統時期的官窯器。

這隻黃地綠彩花鳥紋碗是清宣統時期燒製,高6.5cm,口徑12.4cm,足徑5.3cm。

碗直口微敞,深腹,上腹較直,圈足。

內外均施黃釉, 裡光素。

外壁黃釉地上, 以綠彩繪兩株桃樹和四隻飛鳥。

近口沿處飾綠色環線一週,足牆淺刻雙環線一週。

所有綠彩圖案下的胎上,均有與花紋相同的刻劃輪廓線。

外底墨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書款。

黃地綠彩,是低溫色釉釉上彩品種之一。

是以黃色釉為地,用綠色在錐刻好的暗紋上施以彩繪。

這種裝飾方法在盤、碗上較為常見,如果是其他時期的官窯器,這也就是一件普通品。

可就因為他是宣統時期燒製的,就顯得尤為難得,因為它燒製的中規中矩,並不比其他時期的官窯器要差啊。

當然,宣統時期也不是沒有好東西。

比如以釉色為貴的黃釉暗雲龍盤,它高4cm,口徑18.7cm,足徑11.4cm。

屬於清宮舊藏,這隻盤子敞口,弧壁,圈足。

足內青花書“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款。

盤內外壁均滿施黃釉, 盤心及外壁暗刻雲龍紋。

黃釉雲龍紋作為宮廷用瓷的傳統裝飾紋樣, 歷朝歷代均在使用, 且式樣繁多。

按清宮條例規定,裡外黃釉碗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皇帝及皇太后才可使用。

此盤應為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的御用瓷器,所以價值明顯更高。

像這樣的黃釉瓷,陳文哲也是需要製作一批的,之前做的那些,雖然有些涉及到黃釉,但肯定不是黃釉之中的經典。

畢竟黃釉是比較特殊的,在古代一般沒人敢用,自然也就沒有人多做。

做得少了,技術就不太行,而只要行的,肯定就是宮廷御用匠師。

除了身份的代表,一些頂級匠師還是有一些好作品的。

比如瓷器中的一批奇葩,醴陵窯釉下五彩。

這是宣統時期的瓷器代表,而醴陵釉下五彩花鳥紋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這是清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製作的,高30.3cm,口徑6.3cm,&n。

瓶撇口, 細長頸,長圓腹,圈足。

瓶內外通施白釉,胎體輕薄。

以釉下五彩繪花鳥紋,色彩淡雅。

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宣統三年湖省瓷業公司”款,外圍綠彩雙圈。

湖省瓷業公司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齡在湖省創立。

在我國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窯釉下五彩瓷,在製作技術和裝飾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堪稱陶瓷藝苑中的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