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隋侯之珠的異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對古代窯址開展實地的考古調查和發掘,人們才認識到,定窯也生產綠釉瓷器。
馮先銘先生在《華夏陶瓷·定窯》一書中,首先提到了1957年在調查定窯遺址時,發現了綠釉瓷片,其中有瓶的殘片。
當時馮先生指出:“胎質潔白, 與白定白胎相同”。
此後在許多關於定窯的著述中,都提到了定窯的綠釉瓷器,並簡稱為“綠定”。
事實上,定窯生產綠釉瓷器,應該不是什麼特別的現象。
“咦?這是綠釉瓷的發展過程?”
突然之間,陳文哲的腦海之中, 浮現出大量綠釉相關知識。
陳文哲一愣,他很清楚這些知識他原來沒有學過,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真的是突然冒出來的。
那從哪裡冒出來的?肯定是從隋侯之珠內部。
陳文哲有點迷糊,隋侯之珠怎麼突然給他這些相關知識呢?
稍微一檢視,他就確定這些突然冒出來的知識,全是關於綠釉瓷器相關的傳承。
“文明傳承系統?主要是傳承文明,其他任務、成就值什麼的,都是為了讓我適應一下?或者說不能讓我不勞而獲,給我找點事情做?”
很快,陳文哲就有所明悟。
這件珠子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儲存知識和傳播知識。
現在他的基礎已經打好,所以開始傳播知識了?
這是好事,只是稍微緊張了一下下,陳文哲就變得十分淡定。
隋侯之珠本來就不正常,現在出現一些更加不正常的事情,好像也稀鬆平常。
研究了好一會兒, 也沒有研究明白,為什麼就突然觸發了傳承系統。
但是,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他有用。
研究不明白隋侯之珠,但是他能研究明白傳承到的知識體系。
不再糾結於隋侯之珠的異變,陳文哲再一次學習起來。
隨著研究的深入,陳文哲不停的透過隋侯之珠,學習一些綠釉相關的傳承。
這裡面有很多知識,肯定不是他透過接觸外界古董得來的資訊,而是隋侯之珠自帶的傳承。
也是在這個時候,陳文哲才發現,只要不是想要一下子學會一種技能,他透過隋侯之珠學習各種知識,就連成就值都不用消耗。
其實這樣的情況,他早就應該想到。
比如最早之時,他學習基礎制瓷術,也就是剛開始得到第一次傳承之時,他學會了制瓷。
制瓷就兩個字看著簡單,但是真正學習起來才知道,就算是基礎制瓷涉及到知識體系, 也極為龐大。
那個時期,陳文哲每天都陷於睡夢之中,每天都在沉浸式學習各種瓷器的製作技術。
雖然都是基礎的東西,但是涉及面很廣。
只是到了後來,再遇到這種傳承,陳文哲已經開始有選擇的學習。
比如碗盤碟、梅瓶、賞瓶、葫蘆瓶,他學到一些東西,都是自己能用得著的。
其他一些偏冷門,不常用的瓷器,他已經撇開,不在夢中沉浸式學習。
這樣一來,他才能睡一個好覺,不用每天都進入夢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