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時期的瓷器,經典之作太多,特別是宣德時期,紅釉製品不僅在數量上有明顯的增加,而且較之永樂鮮紅釉器更勝一籌。

這個時期出現了寶石紅、祭紅、積紅、霽紅、雞血紅、牛血紅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種。

由於燒製技術高超,所有瓷器,陳文哲只要做個幾件就好。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 主要就是調色、控溫燒成。

這一切,都是為了銅紅釉呈色服務的。

當然,其他的一些歷史特徵,也需要有。

比如宣德紅釉呈色濃豔,又往往在器物轉折變化的稜角處,隱現胎骨而呈現白色筋脈, 增添了觀者視覺的變化,耐人尋味。

這時的紅釉器造型更加豐富, 這也是陳文哲選擇從宣德開始仿製的原因。

宣德時期,除碗、盤、高足杯外,洗、爐、梅瓶、僧帽壺、滷壺、梨式壺等亦多見。

輔助裝飾,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

比如宣德碗,在口沿部位形成的一線白釉俗稱“燈草口”。

紅釉的積釉處,顯現青灰色,最厚處氣泡密集,這是宣德紅釉典型的時代特徵。

其色調深沉,不流釉,不脫釉,被稱為“宣紅”。

這些器型、工藝,對於陳文哲來說都不難。

只不過,有些經典瓷器,器型製作起來很麻煩,就像是僧帽壺。

原來陳文哲就做過大批僧帽壺,就連寶石紅僧帽壺他都做過。

只不過,那個時候他是隨心所欲,並沒有仿古。

而現在就不同了, 仿製宣德寶石紅釉僧帽壺,還是有點麻煩的。

最難的就是僧帽壺製作起來速度很慢,其他做起來速度還是很快的。

既然做了寶石紅釉瓷器,那就必然要做一隻合格的寶石紅僧帽壺。

主要是這種寶石紅僧帽壺實在是太漂亮了,這樣的作品,就算不冒充宣德時期的作品,也價值不菲。

當然,陳文哲絕對不是為了錢而仿製,最起碼現在絕對不是。

畢竟他知道的一件明宣德寶石紅壺,就曾經被雍正皇帝潛邸珍藏過的,早前估價也不過5600萬。

以現在陳文哲是身價,五六千萬根本就不算什麼,他要做的好,沒準他的作品就價值上億了呢!

因為現在那隻僧帽壺,只要出現在市場上,價值肯定破億。

雖然有這個自信,能仿的完美無瑕,但是真正做起來,還是需要小心的仿製宣德時期的器型、釉色。

因為明宣德時期的珍藏寶貝僧帽壺,大氣又漂亮。

不說寶石紅, 就算是很多前後時期的青花大盤,甚至有時候比元青花還有魅力。

站在青花瓷器的角度來聊,明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也個個如珍寶一樣,而且其釉色屬於最好看的時期。

雖然這一個時期的瓷器,不如清乾隆與雍正時期的秀美,但其背後,還是擁有太多人收藏。

同一時期的這件寶石紅僧帽壺,如今被彎彎故宮博物館珍藏了起來,一般人真的沒有機會見到。

那是一件全身紅釉的寶石紅壺,光看釉水就足夠的喜慶與大氣,這也是大家喜歡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