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最大的驚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出自清涼寺!”陳文哲笑著道。
對寶豐清涼寺汝窯窯址的考古發掘,始於1987年,到1996年,先後共進行了六次發掘。
陶瓷考古中堆積如山的瓷片不難見到,但要找到完整器,那就全憑運氣。
而就是在清涼寺村,發現了一個最大的驚喜。
當時發現的那座窯場遺址規模非常大,經過考古鑽探,總體面積110萬平方米。
透過碎瓷片鑑定,剛開始這裡只做民窯,直到到北宋晚期,才在其中劃出4800平方米專燒官窯,那是一個綜合性的窯場。
在窯廠的一個小作坊拐角處,有一處不到一米的小圓坑,五十厘米深。
當時的考古人員,在其內一次發現22件陶瓷完整器,其中8件為汝官窯。
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讓那些考古人員寫出了《汝官窯的新發現》、《宋代汝窯》、《汝窯考古的重大突破》等著作。
推翻了過去在汝瓷鑑賞方面的多個結論,第一個就是關於汝瓷的胎體顏色。
以往都視汝官瓷為香灰胎,但在新發掘出土的汝瓷殘片標本中,其實也有少量的灰胎、灰白胎;
還有,過去一般認為汝窯宮廷用瓷,注重造型秀麗、高雅素淨,民間才喜歡刻畫裝飾。
實際上,考古發現官窯汝瓷也有刻花、印花及附貼蓮瓣、鏤孔圈足等裝飾。
剛才陳文哲仿製汝官窯,就有使用刻花技術,如果不是知道這一點,他絕對不可能犯這麼低階的錯誤。
其實想一想就清楚,刻花、印花及附貼蓮瓣、鏤孔圈足等裝飾,雖然出自民間,但是,汝窯最早的還是民窯呢!
而這表明,御用瓷器也吸收了民間所喜愛的刻、印、雕、鏤等裝飾技法。
最後,文獻中就汝瓷的釉色曾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的記載。
而新出土的實物標本,也有月白、豆青、卵白、蔥青等。
這極大地豐富了,以往對汝官窯瓷器釉色品種的認識。
而也是透過這些研究,讓陳文哲確定,汝窯燒製的顏色變化,不全是因為釉料的不同,也有一部分原因,甚至是一大部分原因為燒製時的條件。
就算是沒有作弊手段,只是透過對汝窯遺址的分析,現代科研人員就能確定,汝窯瓷的釉色成因,主要是入窯燒製時所放的位置、所受的溫度不同而造成的。
並非以前所謂的藍釉上藍彩、天青釉上天青彩。
天藍之所以珍貴,只因燒一百件,其中僅有兩三件能出現天藍色,其他大部分為天青色。
月白色則因為處於溫度最低位置,而產生的。
另外,過去人們受博物館傳世品所限,認為“汝窯無大器”。
而寶豐清涼寺出土的蓮瓣香薰爐、海棠式多層套盒,及荷葉式高圈足器等,高度均超過了30厘米,這糾正了人們的認識偏差。
其實早在2006年,在民間幾曾出現過一件高達38厘米的汝官窯觀音瓶。
在這裡之所以說是在民間,主要是當時所有人都不信這是汝官窯瓷器,因為它的體型太大了。
現在,隨著清涼寺遺址的發掘,所見過的最大汝官窯器型,為一對高71厘米的花口瓶。
其他的不說,就說現在汝官窯的數量,人們普遍認為的汝官窯瓷器,存世量只有65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