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經典,那就仿,三足洗不用說肯定要仿,但是水仙盆也不能落下。

之前做過不少盤子,所以類似盤子的三足洗,陳文哲就先放一放,這一次他先仿了一件無紋水仙盆,因為它是世間唯一!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為橢圓形盆,全器釉面純潔無紋片,據考證它是世上唯一一件沒有開片的汝瓷。

明代鑑賞家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認為,“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即“無紋”是汝瓷中的頂級佳品。

因為有瑪瑙作為原料,釉色呈現出絕妙的天青色,釉層潤澤完美,幾乎不見冰裂紋。

在宋代,水仙盆的具體用途,目前還未有確切的解答。

不過,清代繪畫中能夠見到,其作為盆景用器出現。

除宮廷畫師所作《十二美人圖之博古幽思》外,乾隆帝《是一是二圖》中也能見到汝窯青瓷水仙盆的身影。

這樣的水仙盆,有裂紋的多,無紋的少。

既然要仿,自然就要仿最頂級的佳品。

當然,無紋的要仿,有紋的也要仿,反正是能想到的,陳文哲都一一做出來。

陳文哲就這樣,一件件的仿製,只要是他能想到的器型,他都仿製了一件。

反正也就是配置泥料和釉料麻煩點,至於器型的製作,對於陳文哲來說真沒有多少難度。

有合適的礦物原材料,他做起各種瓷器來,真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剛才既然已經仿製了水仙盆,那麼三足洗肯定也要仿製一批。

而且陳文哲還知道,三足洗這東西不止是傳世的有好幾件,記錄在詩作之中,甚至是郵票之上,都有。

傳世汝窯器三足洗,器型都差不多,就是釉色有所不同。

最經典的當然就是汝窯天青釉三足洗,傳世的那件汝窯天青釉三足洗,造型仿漢代銅洗式樣。

它簡潔雅緻,顯示了宋代追求理性之美的藝術風格。

該器屬傳世孤品,彌足珍貴,外底鐫刻乾隆皇帝御製詩一首,句末鏨刻“乾隆戊戌夏御題”。

該器物通常被稱作“三足洗”或“三足盤”,但從出土漢代銅鎏金三足尊均與三足承盤配套使用看,此器應被稱作“三足尊承盤”,應與汝窯三足尊配套使用。

從汝窯遺址出土同類器看,此承盤的三足,均被鋸掉一半,當為歷史上足被磕缺後所為。

既然做了名著、詩作中的汝瓷,那就做全。

現在只要是陳文能想到的,他就直接做出來。

這樣一來,張股就有點跟不上節奏。

因為很多器型,他都沒有研究過。

剛才之所以做插花器那麼熟練、順手,主要是他以前在工廠做得多,後來又特意研究過。

看張股笨手笨腳的在給一隻盤子捏足,陳文哲笑了起來。

盤子好做,其上的三足卻不容易做,因為一個做不好,不是造型不對,就是變形。

就連胎泥,三足和盤子本身都是不一樣的。

教了好一會兒,發現一時半會的張股也做不好,陳文哲很乾脆的放棄了。

只不過,張股好像還不想放棄,沒辦法陳文哲只能轉移他的視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