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讓珍貴館藏走進生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前有雍正粉青釉菊瓣盤的成交記錄,陳文哲記得好像成交價為161萬。
而雍正白釉菊瓣盤的成交價格是345萬、雍正紫金釉菊瓣盤460萬、雍正灑藍釉菊瓣盤345萬、乾隆檸檬黃釉菊瓣盤149.5萬。
可以說,每多交易一次,距離現在的時間越近,菊瓣盤的價格就會再一次創新高!
所以,每一次菊瓣盤上拍,交易成功之後,都會惹得瓷器收藏圈一片譁然。
接連製作出幾件精品,這讓陳文哲信心百倍。
早有準備,再次製作菊瓣盤就很容易。
現在旁邊放著一大溜菊瓣盤的器胚,而且都晾曬了一天,現在上釉之後,稍微晾曬就可以進窯燒製。
這一次陳文哲準備的釉料,就比較多了。
白釉最簡單,胭脂紅、胭脂水最麻煩、黃釉、綠釉普普通通,黑釉需要研究,醬釉當然也需要小心一點。
他知道醬釉,也就是紫金釉的配方,但是他還就從來沒有做過一次。
稍微計算,如果算上同一種顏色的變種,這種單色釉瓷器,還真不僅止於十二種顏色。
甚至說增加六種釉色,都是少說了。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全。
在做之前,需要確定哪些是正品,哪些是增加的贈送品。
看著張股列印出來的精美圖片,陳文哲表示滿意。
張股絕對用心了,要不然哪裡能找齊這麼多單色釉菊瓣盤的圖片?
而其中最醒目的,應該是黑白綠黃幾種釉色。
瓷器誕生後的數百年間,不過黑、白、綠、黃等幾種簡單顏色。
唐宋以來,顏色逐漸增加,但仍然十分有限。
很多釉色燒製難度大、工藝要求高,很難呈現出來。
但這套十二色菊瓣盤,僅展現出來的釉色就有十二種之多,有一些還是之前未曾有過的釉色。
即使放在制瓷技術高超的今天,也足以讓人讚歎。
外行看到這些瓷器,第一印象除了漂亮,肯定就是簡單。
但是內行人都知道,純淨單色釉,燒製難度大。
用單一的釉色來裝飾瓷器,也叫單色釉,它呈現的方式看似簡單,不過就是用一種顏色將菊瓣盤覆滿,但背後的困難卻遠非常人所見。
高溫窯變,不同的釉色,所採用的燒製工藝也不盡相同。
燒製時,還要保證釉面的均勻,因為是單一顏色,任何區域性的色彩差異,都會直觀地暴露出來,而菊瓣盤凹凸的紋理就更增加了工藝的難度。
陳文哲對雍正十二色菊瓣盤可以說是傾慕已久,只不過在他看來,文物擺在博物館裡,終究是高高在上的,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
藝術源於生活,自應該也歸於生活。
現在有機會,他自然要把十二色色菊瓣盤燒製出來,再現雍正經典,讓珍貴館藏走進生活,不再高高在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