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粉彩軋道瓷(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順治時期的花觚能仿,還仿的十分到位,那麼康熙的呢?雍正的呢?乾隆的呢?
這要是把清代的這瓷器製作最鼎盛的時期,其經典器型都仿造出來,那就厲害了。
這已經不止是涉及到瓷器製作,還涉及到歷史、文化等等,全方位的底蘊。
“你再仿製一件康熙時期的花觚我看看。”
發現張股是真有潛力, 陳文哲乾脆停下動作,專心指導張股。
而張股此時很興奮,他原來的積累,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陳文哲的指引,讓他好似脫胎換骨一般,有了極大的提高。
康熙時期的花觚, 他沒做過,但是他知道該怎麼做,因為他原來專門研究過清三代的瓷器, 他可不止是是會做花觚啊!
花觚這東西,就如同現代的水杯,讓他的腰變細,口變大就是了。
不對,口的大小多少,是區別花插器的一個因素。
花插器就是專門用來插花的瓷器,這種東西在古代,特別是在閨房之內,好像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有合適的材料,一件花觚做起來有什麼難的?
所以很快一件康熙青花五彩人物圖花觚,就已經成型。
這一時期的花觚品種,在當時也是較常見的品種之一。
主要是造型古拙,凝重質樸。
其他的像是瓷土精細,瓷質堅密,胎體厚重, 都容易做到。
當然, 其中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康熙時期的瓷器,為清代各朝比重最大的瓷器。
還有其他一些方面,都有區別,比如釉面光潔細膩,胎釉結合緊密,有緊披光亮感。
康熙瓷器的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裡釉色與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這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徵。
而青花用料,則以青翠的“翠毛蘭“為代表。
五彩以紅、黃、紫、綠、藍、黑等,很少用青花。
這一時期的花觚所繪圖案,大多為山水、人物。
口沿敞口也十分特別,角度加大近90゜,口沿及底沿部多有裝飾紋帶,或雙藍圈,器中部明顯隆起把所繪內容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
在製作康熙花觚的時候,張股的動作很快, 而且各種細節都有把握。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張股是早有準備。
最起碼他對於清三代的花觚, 肯定很有研究,要不然不可能一下子就仿製的這麼到位。
“能做乾隆時期的花觚嗎?”陳文哲看向張股。
製作花觚他是臨時起意,如果不是想到紅樓夢中的花觚,他哪裡會做這種瓷器?
可就是這種陳文哲臨時起意製作的瓷器,張股居然也做得似模似樣,這才是他真正厲害之處。
既然連康熙的花觚都做了,那麼陳文哲也不介意看一看乾隆的。
“我可以做釉下三彩,要是掐絲琺琅的花觚,我就沒法做了。”張股有點靦腆的道。
陳文哲無語,他會掐絲琺琅工藝,但是就連他也從來沒有做過。
沒想到張股還真是厲害,他要不是很瞭解歷朝歷代的花觚,還真說不出這話。
因為陳文哲知道的清代乾隆時期的花觚,就是那麼幾種。
一種是黃色琉璃製品,也就是黃色玻璃花觚。
另外就是他說的,乾隆釉下三彩花觚和乾隆掐絲琺琅花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