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優質高嶺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樣的事情,陳文哲不想在國內做,李金鯉當然也不想。
最近一段時間,一念堂沒有陳文哲坐鎮,李金鯉已經感覺到危機。
而此時陳文哲居然在南越又建立了一家陶瓷廠,這讓李金鯉看到了希望。
所以,不管陳文哲要什麼,他都想辦法弄到。
最近陳文哲實在是太給力,畢竟給的錢太多,這讓李金鯉更加如魚得水。
這也是沒辦法,原來他就是一個普通應屆畢業生,在大海市這種國家大都市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人脈、關係。
而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不管是一念堂,還是一念堂診所,甚至是最近開工建設的一念堂博物館,或者還要加上投資巨大的陳文哲家鄉振興計劃,都讓李金鯉變得極其有名。
沒辦法,面對這種等級的財神爺,就算是傲嬌的大海市政府,都不敢不重視。
有關係,有人脈,一些東西、一些隱秘,自然也就更加容易獲得。
就比如製作毛瓷的優質高嶺土,李金鯉那傢伙甚至都弄到了原版的東西,也就是當年製作毛瓷的高嶺土。
這就厲害了,此時陳文哲才知道,原來當年的高嶺土,不止是從景鎮那邊的古老礦坑刷出來的,還有一大批是當地重新開採出來的。
有著金錢開道,李金鯉就從州撫,天價買到10噸上好的優質高嶺土。
這種高嶺土早在1955年,就因為其可燒製高檔瓷器,而被當地村民開採。
上世紀60年代已經開採過半,“7501瓷”研製生產時,省部官員從接近枯竭的礦儲備中,緊急調運來10噸優質高嶺土。
所以,不是有人脈,不是出了天價,甚至還答應到當地去投資,真沒法弄到這種稀缺的優質高嶺土。
而有了高嶺土,也不是萬事大吉,因為還需要處理。
至於處理過程,跟實驗室做實驗差不了多少。
如果是一般人,這種麻煩事,十年八年都不一定研究出個結果。
而對於陳文哲來說,就沒有這麼麻煩,因為李金鯉給他弄到了當年特意保留下來的一份圖紙。
這是燒製毛瓷的設計圖紙,當年很多都被銷燬,但是最終還是保留下來了一份。
要不然,後來特意修復的生產線什麼的,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就是有了這一份原產圖紙,陳文哲才會獲得足夠的資訊。
他透過回溯看到,當年那批優質高嶺土送到研究所後,技術人員立即投入到坯釉的製作中。
所有坯料在實際球磨60小時後,再經三次180目篩,三次除鐵後,再成腐15天。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增強可塑性,使得成型後的坯料不易開裂報廢。
有了這些優質的原料,才保證了“7501瓷”素胎潔白如玉的品質。
就是透過這一張圖紙,陳文哲回溯看到太多隱秘。
比如,製作過程,燒煉過程等等。
如果看歷史記載的檔案,就是一位參與“7501瓷”研製的技術人員,在成型師傅夜以繼日地趕製下,很快就完成了一定數量的瓷坯送到燒煉車間。
這種記錄根本沒用,因為最難的競選白瓷器胎的製作,根本就沒有提到一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