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五世紀末開始,南越陶工們的興趣,逐漸地轉向了釉上裝飾。

紅、綠、黃彩,或是和青花共同裝飾器物,或僅僅單純的釉上裝飾。

十六世紀的南越陶工,更加的熱衷於裝飾的堆砌。

雖然陶瓷的產量很高,質量卻越發令人堪憂。

1567年,即隆慶元年,明朝政府開放海禁,“準販東西二洋“。

隨後,景鎮的產品大量的湧向海外市場,質量之高、工藝之精無人可及。

就這樣,南越陶瓷和很多其它窯場一道,淡出國際市場,包括南越傳統的東南亞市場。

由於後來明、清朝代更迭,影響了華夏窯業,南越陶瓷業得以延續至十七世紀末。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收復彎彎。

翌年,開界馳禁,國內陶瓷又恢復了從前的統治地位。

從此之後,南越陶瓷從此在國際市場消失。

在這幾百年間,南越的瓷器製造,不能說是三起三落,也差不了多少。

現在終歸是市場做的還可以,正好也讓陳文哲摻一腳。。

如果可以,他也許能夠藉著這邊的地利,直接把他的白瓷、青瓷也一快推出市場。

不得不說,如果不考慮政治地位,南越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

在這裡,只要國家穩定,外部環境還可以,就會立即發展起來。

這也是最近一些年,南越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可惜,小國做事往往是身不由己的,這樣就把握不住自己的優勢, 最終會把一切努力, 全部化成一場空。

一切計劃有條不紊的推進, 陳文哲每天沒事,就在南越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場轉悠。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也認識了不少人, 其中兩人比較特別。

之前陳文哲還以為,南越這地方就沒有人搞收藏。

現在他知道了, 他狹隘了, 人家在南越這邊搞收藏的人還是不少的, 甚至有些人的成就不小。

比如他最近認識的一位,他用二十五年的時間, 收藏有一萬多個瓷盤!

這還不算稀奇,最稀奇的是這位擔心他的收藏被偷走,就把這些瓷器全都貼在牆上了!

這樣的奇人陳文哲自然要去見識一下, 其他不說, 南越各個朝代的精品瓷器, 他都想見識一下。

博採眾家之長, 可不能只是說說。

想像一下,只是一座房子裡面, 就有一萬多見南越古董瓷器,就算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多少價值,對於陳文哲來說, 也是很有價值的。

不說其他,只是把這些東西全都回溯一遍, 陳文哲就能得到多少南越的歷史資料?

其他都不說,只是古瓷燒製, 他應該就比所有南越人都要了解了吧?

遇到了這種機會,自然是不容錯過的。

所以, 當時看到那滿屋子的瓷器之時,陳文哲差點驚呆了!

這種操作,就是他都沒有想過啊!

買到新房子,第一步要做些什麼?

谷懰

肯定是裝修,但是無論怎樣設計,在看見那滿屋內外牆壁上,全是青花瓷器的房子之後,都會覺得,自己的房子平平無奇、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