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花梨木,如果私自從那座小港口運走,南越這邊的稅務就拿不到一分錢。

可是,進入國內,要想合法化,就肯定要報關,那麼就一定要繳稅。

這種奢侈品,稅率可是不低。

也是因為這些,最後到了消費者手中,價格才能翻到已經三千元。

只不過,這裡面的利潤,肯定是經過了層層盤剝,只要是經手的人,都會有極大的利潤,這就是好東西的價值。

就算阮銀知道,在國內最終銷售端的價值會達到三千元每斤,他也只能是知道,只能是羨慕。

阮銀在這個小村子周圍也許有點實力,出來這個地方,就算是在南越本地,他都不行,就連勢力都算不上,就不要說去到國內。。

他沒法去國內,也沒法去親自賣,因為渠道,還有環境,都不是他輕易可以打通的。

這就是出身的原因了,就像是陳文哲,他在國內就算是個普通人,只要能夠買到眼前的好木材,回到國內,也能發大財。

像是眼前的這種大料、老料,只要遇到了,就是機遇,就一定能賺錢。

而他一個南越人就不行了,就因為不是華國人, 他就很難打通國內的渠道。

當然, 這也是很多華人的機會。

可以說, 這種等級的東西,現在是遇不到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價格高低的問題。

在這裡, 價格再高,又能高到哪裡?

其實這裡的物價並不低, 而北越相對還便宜點, 人民幣很多地方也可以通用。

如果到了南越, 物價就更加貴,因為那邊是美元區, 人家物價參考美元。

此時陳文哲出價一百元一斤,在南越這邊也已經是天價。

換算成當地的盾,一百元已經是三十六萬多, 要知道這是一斤的價格。

還是用剛才那根小點的木材來計算價格, 一根五百斤重的木料, 就能賣一點八億南越盾。

阮銀稍微計算一下, 就知道這個價格不低,最起碼他拿到手中, 在南越當地算起來肯定是一個天文數字。

既然雙方都滿意,那就稱重交易。

一根一根的木材,被抬下來過磅, 雖然很麻煩,但這是必要過程。

在這裡沒有直接給車子稱重的地磅, 如果是在國內,很快就完事, 而在這裡,只能採用最原始的方法交易。

反正都沒事, 慢慢交易唄!

正好趁著交易,陳文哲認真的看一看這批木材。

畢竟價格不低,所以就算是下面被壓著的木材,陳文哲也需要仔細看一看。

上面的木材肯定沒問題,粗粗細細、彎彎曲曲,有的粗,但是短。

而又有的細, 卻很長,所以稱起來的總量,都大差不差。

有一些重的,一根就有五百公斤以上, 也就是說,一根木材的重量超過一千斤。

雖然才半噸,但是這種重量已經絕對不低了,畢竟這種木材長得高大筆直的不多。

一般都是短粗狀態的,很少出現筆直挺長的好木材。

一邊稱重,一邊鑑定,很快,陳文哲就發現了異常。

因為他發現下面這批木材,變得筆直也長了不少。

這批木材的數量,要比他估計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