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難,葛林芬號十分幸運,沒有沉沒。

第二次卻不行了,它靠著速度,一直支撐到了南海,卻最終還是被海浪掀翻,沉沒在了那片教師區域。

這一次回溯,陳文哲看到了兩支艦隊,而且除了葛林芬號,幾乎都是全軍覆沒。

第一次是在南北美洲交界的海域,第二次就是在太平洋上了。

第一次沉沒的艦隊,也是一支運輸寶藏的艦隊,好像沒辦法過去打撈。

而第二次出海,葛林芬號所在的艦隊,沉沒的艦船就太過分散了。

進入太平洋之後,這一隻西班牙運寶船隊,整支艦隊全部沉沒在了海洋之中,其中還包括不少海盜船。

他們從美洲西海岸,一直打到東方,直到南海。

這個過程歷時四個月,剛開始是運輸寶貝最多的滿載戰艦,它們因為航行速度,最先被鑿沉。

不是被擊沉,而是有計劃的自沉在了一些海域。

這些沉船的標記是最清楚的,還有一些,就真的是在追擊戰的時候,被擊沉了。

這些,只要被人發現,就會記錄下來,也許以後還能打撈出水的可能!

再說,這樣的事情,他們很有經驗,因為在不久之前,他們就這麼做過一次。

就是因為可以在淺海故意自沉,上一次海難,他們還避免了很大的損失。

可惜,這一次他們比較倒黴,一路跑到南亞,都沒有擺脫海盜的攻擊。

而在最後關頭,居然又一次在海上遇到了大風,支撐到最後的葛林芬號護衛艦,也終於沉沒在了南海島不遠處。

他們也是倒黴,沒有直接被敵人擊沉,反而在一片小型礁石區觸礁之後,被大風掀翻了。

由於戰艦傾覆的速度太快,所有船員都沒有幸免。

所以說,這一次陳文哲不止是發現了一艘沉船的座標,而是發現了一長串的戰艦沉沒之地。

這些記憶,很多都是來自那枚金包玉菸斗的主人,他好像就是那最後一艘護衛艦的船長。

這一位可以說是當年的傳奇,因為他也算是一位傳奇船長。

先前他也經歷過一次海難,但是他幸運的活了下來。

只不過,他沒有生在合適的時間,因為那個時候,正處在西班牙由強轉弱的時期。

繼續回溯,直到陳文哲看到了這個倒黴蛋的第一次海難。

這一次海難,也是發生在運寶船身上,而且是一整支艦隊,差點全軍覆沒。

那是1715年,西班牙惹了眾怒,開始被全世界各國集合起來的海盜圍攻。

話說在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終於結束,英倫國私掠船的海盜們,忽然間陷入了困境。

戰爭期間,英倫國頒發了大量的“私掠許可證”,擁有它的船長,就可以“合法”的搶劫西班牙和法蘭西國的商船。

現在戰爭結束,手持“私掠許可證”的合法海盜們,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打劫了。

大量的水手失業,各個港口都擠滿了找工作的英倫國人。

尤其是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之間的西印度群島,這裡為數眾多的英倫國水手遠離故鄉,身無分文,處境堪憂。

更糟糕的是,在南美洲實力強大的西班牙,正在以緝捕走私船的理由,扣押英倫國船隻,逮捕英倫國水手,勒索英倫國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