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一位諸侯王,一次陪葬就陪葬六十噸黃金?這得有多麼豪?

也許漢代之時,真的把銅稱之為金?

要是這樣,現代人的統計,也不會用多少兩黃金來表示了。

而證據很快就來了,因為陳文哲又一次看到了堆積如山的銅錢。

所以,銅是銅,金是金,就算是在漢代,也是區分明顯的!

對於銅錢,陳文哲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黃金。

那些人統計了裡面的收穫,他們在這一座地宮之中,得到了285枚金餅,每枚重量為“一斤”!

全是赤金做的金餅,一斤是一百五十克,這是漢代的斤!

這是明晃晃的金餅,就算純度低點,也絕對不是銅錢。

最少三十五公斤的黃金,這是真金。

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在這墓中發現的最多的居然是黃金,而不是青銅器。

現代人自然是更加重視青銅器,所以陳文哲自始至終,都十分關注。

可他再怎麼看,都沒有發現多少青銅器的痕跡,也許這東西在古代,也就是普通用具?

接下來發現的中,出現了更大量的金塊,看來當年楚國的國庫還是蠻充實的,他們知道什麼是金,什麼是銅!

如果這麼算起來,四百萬兩黃金,換算成六十噸真金,是真的了?

只顧過,現在陳文哲看到的這座古墓之中,銅錢出的更多。

其中五銖錢超過200萬枚,看來當年的黃金,真的就是黃金,不是銅錢!

在這裡只是銅錢,就重達10餘噸!

其中有一些成套的銅錢,可別小看它們,當年就能湊在一起的成套銅錢,肯定是漢代或者是之前就很稀少的。

這種東西,在三代楚王墓中也出現過,每一套最少也價值上千萬。

眼前這座墓中,還發現兩套編鐘,一套編磬,完整的琴、瑟、排簫,以及近200件伎樂木俑等!

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之中,還出現了價值連城的金馬鞍,數量不少的素面金碗,這肯定是萬人之上平時用的東西,這些在當時,肯定都是世間最好的東西。

最後出土的又是金片,當看到這些金片之時,又是一片璀璨奪目的金光。

這是金縷玉衣,陳文哲終於看到它了。

這具金縷玉衣有點奇怪,金線穿著玉片,而還有大量金片覆蓋?

或者是兩層?外層還裹著一層金衣?金鱗衣?

這樣的兩套衣服,穿起來不知道重不重?

最後,在金縷玉衣跟前,又是一片璀璨,那是一個大金印!

大金印玉璽,看著就感覺豪華氣派!

可惜,陳文哲不認識上面的篆字!

不過,他不認識不要緊,可以上網搜尋,記住字樣,陳文哲退出回溯。

稍微一查,他就知道這是誰的東西了,第四代楚王劉禮!

他還真是沒有想到,他猜的居然這麼準確。

看了一眼最後統計的數字,這座劉禮的墓穴之中,當年那些從地宮裡,總共找出來了24999件稀世珍寶。

這是當年那個小山村中的村民的統計,而現在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