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盛名所累(拜早年,祝兄弟們闔家團圓,幸福美滿)(第1/2頁)
章節報錯
“真應該讓陳星辰過來看看,人家這才叫精品!”
靠近了這件瓶子,陳文哲看的是驚訝無比。
這東西也就是落到了一群製作高仿的傢伙手中,要不然,誰拿到它,都會認為這就是真品。
主要是這件轉心瓶,製作起來實在是太困難了。
在這裡,肯定不能看老化、做舊這些東西。
所以,這一次陳文哲直接看工藝。
最開始肯定是整體器型,它撇口折沿,寬頸溜肩,黃地細描錦地。
沿下環繪如意雲頭,渲染得宜,立體逼真。
掛綴瓔珞串珠,其中四組配飾吉字,並有磬如祥蝠,且添盛綻番蓮四朵,橘紅亮藍,清新婉麗。
另間飾雙魚四組,更添祥瑞,輔以卷延洋花,異風漫溢。
縱然滿飾繁密,卻有條不紊,井然見序。
斜肩下漸斂,器腹外層綠地紅龍之間,粉青描金鏤空夔紋,並綴四面浮雕開光,妙繪豐魚成雙,暢泳柔波微浪中,穿梭落花水藻間。
其中鱖魚兩相對、紅鯉同遊伴,悠然自得,栩栩如生。
從鏤空間隙,可窺見內瓶仿明青花纏枝花卉,朵妍各異,妙然生趣。
足上加綴黃地錦紋轉枝洋花,洋菊、銀蓮,雅緻繾綣,與頸上飾紋相呼應。
內頸及器底均施松石綠彩,底署藍料雙方框六字篆款,殊為罕稀。
從整體看,體態勻稱, 色澤飽滿典雅。
瓶身鯉魚圖案栩栩如生, 配以鏤空水波紋雕花設計, 顯得大氣富貴。
這種表現,恰到好處地映襯了,瓶頸上的紅色“吉”字中所蘊含的吉祥之意。
這件瓷器工藝最為複雜的, 正是將幾種樣式結合的轉心套瓶。
它分為內瓶和外瓶,內外瓶頸相連, 內瓶底部與外瓶內心連線。
外瓶瓶身鯉魚圖案栩栩如生, 配以鏤空水波紋雕花設計, 顯得大氣富貴。
瓶頸上紅色“吉”字蘊含吉祥如意,由外部可以看到內瓶繪製的青花圖案。
雖巧奪天工, 但費時、費工、費料,更不易仿製……
連乾隆皇帝,也覺得其工藝過於複雜, 在唐英的奏摺上批覆:“不必照隨常瓷器一樣多燒”。
不必多少, 那燒製了幾件呢?以前的一些珍貴官窯瓷器, 是不是就可以多燒了?
所以說, 現在藏在各大博物館中的珍貴官窯瓷器,很多都不是孤品。
之前陳文哲收的那件雍正時期的人物粉彩尊, 就因為故宮有一件,別人就認為是贗品。
這個真不可取,是不是贗品, 不是因為別的博物館中有沒有,而且因為它的製作工藝好不好。
這畢竟不是青銅器, 那個是一範一鑄。
可瓷器,一般燒製好了一件, 都會隨著照常燒製一批。
也就是如同轉心瓶一樣的複雜器型的瓶子,才會因為燒製實在困難, 讓少燒製一些。
不讓多燒,就是少燒,少燒不等於就燒製一件,也肯定不是一件。
一般皇家瓷器,都是成雙成對的,孤品很少見的。
我國傳統文化講究好事成雙,送禮物講究要送偶數, 就是園林設計也講究對稱。
皇帝家更是講究成雙成對,尤其是後宮裡的器物,有哪些不是一對兒一對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