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不敢漏出來(求訂閱、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拿著手中的這枚金簡,陳文哲笑了起來。
除罪金簡,一些人都知道,但是,除罪金簡有三枚,恐怕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就算有些專家知道,但是,他們也認為是傳說,不可信。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這一枚除罪金簡,才能輕易落入陳文哲手中。
這一枚除罪金簡之上,老化痕跡明顯,各種特徵跟先前發現的那一枚,都很相似。
再加上陳文哲見過唐代的老黃金,對於它的成分比例,甚至是手感,都有一些熟悉。
所以,他很容易就能確認,這一枚也是唐代武則天製作的除罪金簡之一。
很早之前,就有傳說,說武則天就命人做了三枚金簡,然後直奔嵩山,分別向天、地和水三處進行投遞。
武則天為何要去嵩山為自己祈福禳災?這與她一個特立獨行的做法有關。
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男皇帝們,都以到泰山封禪為榮。
可是武則天卻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於是就在公元696年,在中嶽嵩山的最高峰峻極峰祭祀上天, 完成了自己封禪中嶽意願。
之後的事情, 都知道了, 她在嵩山投了一枚金簡。
只有金簡被在一塊石頭縫裡撿到,上交給國家。
當地的政府為獎勵他獻簡的功勞, 還發給他一張獎狀,以及1500元獎金。
接下來,進入到重點, 那就是剩下的兩枚金簡是不是傳說,如果不是傳說,那麼它們的下落究竟在哪裡?
武則天投出第一枚除罪金簡中,有這樣的一個關鍵詞“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的意思。
“唐代武則天除罪金簡!”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果然, 陳文哲的推斷沒有錯, 他這一枚除罪金簡, 也是真品。
既然他是真品, 那就肯定不是投放在山上的那一枚。
陳文哲沒有多少猶豫, 他發動了回溯技能,因為他想要看看,這一枚到底是從哪裡弄來的。
等回到家之後, 陳文哲也得到了答案。
這是第三枚,投放給水官的除罪金簡。
也正好是因為第三枚,前面兩枚的情況, 他也看到了。
南河那邊發現的,丟在峻極峰的金簡, 就是投給天官的。
因為峻極峰海拔1492米離天最近, 金簡放在山峰上,更容易被天官看到。
接下來的第二枚金簡,也就是投給地官的金簡。
根據歷史文獻所能找到的資料顯示,武則天在峻極峰祭拜完上天之後, 就在少室山下舉行禪祭地祗(地官)。
武則天祭拜地祗(地官)的地方, 在今天的登封縣城以西萬羊崗。
那裡曾有過一座祭壇,只是現在已經難尋蹤跡了。
眾所周知,修建祭壇需要先打地基。
如果陳文哲的猜測沒錯,武則天手下的道士, 一定是在打地基的時候,將第二枚除罪金簡, 埋到了祭臺的下面。
他透過回溯,看到了挖土,像是在修建祭壇,也證實了這一點。
第二枚金簡有了著落後,那就再看武則天第三枚投遞給水官的金簡。
這一枚,不用想,肯定是投在了嵩山的一座水潭之內。
嵩山水潭眾多,可是在民間傳說中,武則天唯一到過的水潭,只有最大也是最深的八龍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