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打泥條,這個也沒有什麼難度,就算是新手,也是可以做的。

但是,做到最後,還是需要老手重新做一遍。

可是,有了新手處理一遍,老手接手的時候,就要省勁的多,這樣也會節省很多時間。

泥條也是要塑形的,不止是打的緻密結實,也需要成條。

最後是切割,這時要切出製作茶壺的各個部位的泥條。

相對來說,這一道工序最簡單,只要稍微熟悉一點制壺工藝,就可以完成,並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

反而是和泥巴和打泥條,看著簡單,做好是真難。

還是那句話,不過是一個認真和細心。

只要有著足夠的耐心,做好並不難,真正難得是圍身筒,這個需要天賦。

同樣是圍身筒,你弄出來的壺身,就是不成型,別人弄出來的就是十分美觀,這就是天賦。

能夠在大美院堅持四年的同學,天賦和努力都不會少。

而且他們還對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

這樣,每一道工序,都能做到最佳,最後製作出來的茶壺,品質自然差不了。

而這一次,還有著陳文哲幫忙,他自己獨自制作一把水平壺,可以說每一道工序的製作,都展現在眾人眼前。

看一次,也許學不到什麼,但是,以後陳文哲要經常在這裡制壺呢?

看的多了,做得多了,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這裡的這些同學,也許限於天賦,有人一輩子都達不到大師級水平,但是,勤能補拙,只要努力,達到專精級,真的不難。

四級工藝的專精,也不過是製作的漂亮點,只是一個漂亮,真的很難?

自然的就是美,模仿自然界的一切美的事物,製作成各種瓷器,真的很難?

紫砂製作成敦厚、穩重的器型,最佳,所以這一次陳文哲就稍微壓了壓水平壺的器型,讓他看起來更加平穩。

等到紫砂壺成型,最後他雙手沾上一點水,就在拉胚機的幫助之下,開始快速給茶壺塑形,順便上漿。

這一道工序,有人會做,也有人不做,而陳文哲此時做的,就是最後讓水平壺出效果,就是那層瑩瑩寶光。

那層寶光是怎麼來的?就是最後在這一下弄出來的。

寶光其實就是反光,而反光肯定要有鏡面,所以,茶壺的表面越是細膩,就越是能夠反光。

當然,這裡面要把握一個度,這道工序之中全是經驗。

這也算是一個細節,可真想要把握住這種細節,並且做好,還真是不容易。

做完之後,抬頭看到一臉若有所思的陳星辰,陳文哲笑了笑,注意到了就好。

可要想學,並且想要做出效果,還需要多加練習啊!

這東西,真不是陳文哲想要教,就可以教出來的。

必須要精研,必須要琢磨,必須要多加練習。

這種技藝,就真的是一種熟能生巧。

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之後,才能自然而然的做出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