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文哲對於這種壺,還是很瞭解的,因為他繼承自王寅春大師的制壺工藝當中,就有西施壺的制式。

只不過,他還是年輕,就算有時候想著製作一把,但是,他終歸是沒有製作。

這一次,他沒想到,陳星辰這小子還真是夠爺們,他直接製作了一把豐滿造型的倒把西施壺。

西施壺的樣式,總體上大同小異,不是清秀、就是豐滿。

西施壺的五大造型要素,倒把(古稱反鋬、短椎流、燈形蓋子加身筒、截蓋、燈頭形壺紐,王式、顧式是一樣的。

王、顧之後的藝人,所做的西施壺,基本都是沿用這款型制。

在紫砂界有一說:西施壺形體盡極致之美,有令人怦然心動之魅力,一為顧景舟的西施壺,雍容華貴;二為王寅春的西施壺,嬌小玲瓏。

所以,隨著西施壺陸續在拍賣會上閃亮登場,拍賣價格也不斷保持著高溫。

看著豐滿的西施壺,陳文哲沒有吭聲,他在品鑑這把茶壺。

如果說能做的漂亮,那就是四級工藝,那麼有了獨特的神韻,就肯定是五級以上的工藝水平。

這把茶壺,雖然還有著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但是,只是看一眼,你就能看出其豐滿之美,這就夠了。

所以,這是一件最少是五級工藝的西施壺,可以稱之為絕色之美!

心裡是這麼想的,陳文哲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他拿起刻刀,在這把茶壺之上,刻下了絕色之美四個字,算是對於陳文哲等人的褒獎。

“這一把茶壺,可以賣八千,你們可以分成,拿利潤的一半吧!”

“這就可以分成了?就算我們集體分成,也很不錯啊!”陳星辰已經是滿臉笑容。

其實分成不分成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這種成就。

他也沒有想到,他們集合眾人之長,居然可以做出這麼漂亮的五級工藝品。

“還是有不少瑕疵的,壺蓋和壺身的配合不算最好,壺型雖然不錯,但是修飾的不夠華美,我先前製作的那一件水平壺,最後的工藝你也看到了,為什麼不做修飾?

就算達不到我那種程度,但是那樣做一遍,這一件最少也能達到六級工藝,現在也只能是勉強達到五級,至於能賣到六級工藝品的價格,那是因為這種壺型,應該有很多人喜歡。”

陳文哲這麼一說,所有搞藝術出身的學生,全都一臉神往。

這麼一把茶壺燒製出來,拿在手中把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說到這裡,陳文哲不想繼續批評,他應該鼓勵。

畢竟他的這些同學的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提升,這已經十分難得。

所以,陳文哲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讓所有人都停下,而他卻忙碌了起來。

製作酒器什麼時候都可以,賺錢卻是隻爭朝夕。

剛才是沒有看到賺錢的機會,現在有了別人幫他賺大錢的機會,他哪裡會不把握住?

所以,陳文哲變得好為人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