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就站在一邊,默默的看著不說話。

他對於自己的作品,最得意的就是人物眼睛的處理。

真正說起來,他最厲害的手段,其實就是畫龍點睛,其次才是青瓷。

就算白瓷他現在做的也不錯,也絕對不如他對青瓷的研究。

青瓷現在在他手中,已經變得有所不同。

陳文哲想要繼續研究,繼續努力,也許在下一刻,他就能超越自我,成就另外一番天地!

這才是他真正的技術,不像畫龍點睛、幻雕這些技術,只是傳承來的。

他到現在,也不過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摸索出來了一些竅門。

不管是畫龍點睛、幻雕,還是瑩瑩寶光、磨鏡術,其實都是對平面的處理,更加準確的來說,是對光的處理和利用。

折射、反射、對映,影射,不管是哪一種效果,都需要在細微之處,做出更多的平面。

這一點,倒是跟處理鑽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鑽石本身不會發光,但是你要切出足夠多的切面,那麼它反射出來的光,會十分炫目,甚至是絢麗!

相比之下,處理瓷器、玉器,甚至是銅器、石器,就要比處理鑽石來的簡單、方便。

因為鑽石更加堅硬,而瓷器等東西的硬度要低的多,也更加容易處理。

當然,硬度低,也有其弱點,就是不能存在更長時間。

鑽石可以恆久遠,但是瓷器、銅器,甚至是玉器,可以恆久遠嗎?

儲存的好,應該是可以,但是,儲存不好呢?

也許整體器型可以儲存,但是運用在其上的技術,就不一定了。

這就是先前大美院的那些教授,擔心的事情。

銅像要放在戶外,歷經風吹雨打,他們的眼睛能夠始終傳神嗎?

不管其他,玉器應該是可以儲存更長時間的,因為陳文哲見過一百多年前,流傳下來的那尊玲瓏寶塔!

其上的幻雕技術,到現在還被完美儲存著。

想到那其中的煙雲流動、聚煙飄雲、移位幻影,這些可都是頂級的光影技術。

一百多年前,就有工匠在玉器上,做出獨特的“聚煙飄雲”的光學現象,而且每一個人,因為觀察的角度,以及站立的位置不同,每次看到煙雲在塔身上流動的情形也不一樣。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也可以說是奇蹟吧?

陳文哲現在還做不出那種程度的效果,特別是大型器,全面幻化,實在是太難。

他現在只能在小型器之上施展身手,只不過,他可以稍微結合一下畫龍點睛的手法,讓所有人在看到一位朦朧的美女之時,不管是在哪個角度,都好像是被那位美女凝視著。

此時,百無聊賴的陳星辰,就被這樣一隻掛墜驚到了。

對於玉器,他並不太感興趣,只不過今天過來就是作陪的,或者說作為解說,所以那一群大佬去哪,他都要跟著。

現在到了最後,接近尾聲,他已經放鬆下來,也就在四處檢視。

因為陳文哲不時的就會給他帶來一些驚喜,所以,現在看到一些奇特的東西,他也沒有感覺到多麼意外。

但是,當看到那件小小的吊墜的時候,他還是被嚇了一跳,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初戀!

那張始終印在腦海深處的笑臉,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自己眼前。

不止是這樣,她居然還對著自己笑?這也太驚悚了。

要知道,他面前的就是一塊玉墜,小小的玉墜之上,精心雕刻出一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