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讓它身價暴增(求訂閱、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陶範法就是將要鑄造的器物模型,用陶土做成若干範塊,並有內範和外範之分。
鑄造時,把範塊合攏成型,銅液就從內外範的間隙中澆入,冷卻脫範便成就一件銅器。
這一點跟泥範製作的時候,留下的痕跡是相同的。
所以在鑄出的器表,只要是合攏範塊的交接處,必定會留下線痕。
儘管有的明顯處,會做些鑄後打磨。
但像耳、足、底等內側,或其他隱蔽處的痕跡,是磨礪不掉的。
而且當年的鑄造者,也根本沒有將這些範線清除的習慣。
一般作偽的銅器,會以失臘鑄造為主,因為這麼做比較容易,也省工省力省錢。
失臘鑄造是用整模,不分範塊,器表清潔光滑。
所以假器往往不見範線,但會出現一些細小的砂眼,失臘鑄造就有此特徵。
再就是看墊片,這是鑑別真假銅器的又一簡便方法。
墊片是用來控制澆鑄器壁厚度的有效工具,當時的鑄工,往往會順手取來一些厚薄一致、但大小不均的小銅片,預先墊放在內外範的間隙處。
當澆鑄成型後,銅墊片便留在器壁上,有的易見,有的難找,有的還十分對稱,左右相應。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是不用墊片的,這與當時鑄造工藝的不發達有關。
但假造的青銅器,也是不會有墊片痕跡的。
還有些作偽者,在真器刻上銘文或花紋,卻正好刻在墊片上,這樣的弄巧成拙是不乏其例的。
在青銅器的鑑別中,除了鑄造技術和器物造型兩方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那就是紋飾圖案的鑑別。
紋飾圖案,是青銅器的一大特色。
它比器物造型,更加複雜多變,而且內容豐富,製作精美。
作假的青銅紋飾有許多種,大致有幾種情況。
一是假器作假紋飾,以蘇省周氏作坊出品為最精緻。
當然,神都也有高手佳作出現。
這些工匠的紋飾功夫很深,即便是偽作,也可算得上是精美的工藝品。
但對於鑑別真偽來說,只要細心審視,還是能看出破綻的。
因為一件紋飾再精緻的青銅器,也是不可能在器形、皮殼、鏽色等方面都十全十美的。
二是在素面真器上,添刻花紋。
這種手法很普遍,比如在毫無花紋的素器上,加花紋。
在有少量花紋的真器上,新增花紋。
在花紋鏽濁不清的情況下,加刻花紋。
在鑲嵌脫落的花紋上,重新加入鑲嵌物等等。
這樣做一方面是修復之前的損傷,另一方面,肯定就是增加其價值。
眼前的太陽紋銅鼓,就肯定可以這麼做,因為這些銅鼓,一般都是有損傷的,而只要稍微修復遮掩,就能讓它的身價暴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