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到了此時,陳文哲才知道,元青花和青花釉裡紅是不同的。

他手中正好個有著一件,所以此時對比一下,這幾件瓷器的氣泡,還真是不同。

也就是說,要是高仿元青花需要做舊,恐怕會更加麻煩。

果然,隋侯之珠內部資料對比,差異十分明顯。

元青花和元代釉裡紅瓷器中的死亡氣泡,不是以氣泡破裂的形式出現,而是在釉中出現一些白色的棉絮狀結晶斑。

它們夾雜在釉中氣泡群裡,象天空中的雲團一般,呈自然分佈狀態。

當然,也並非所有古瓷都有死亡氣泡,特別是陳文哲製作的最多的龍泉青瓷。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他是多麼幸運。

他製作的數量最多的龍泉青瓷,沒有出現大批次氣泡以至於燒燬,還真不全是他的手藝多麼高明。

因為歷代一來燒製的龍泉青瓷中,就沒有發現死亡氣泡。

這可能與龍泉青瓷採用多次上釉工藝,包裹在胎體上的釉粘度很高,而且很厚有關。

當然,不止是龍泉青瓷特殊,比如一些釉面很溫潤、底部露胎處明顯老化、有土蝕痕跡或出水痕跡的瓷器,也很少發現死亡氣泡。

這可能和它們長期被掩埋在密閉的環境中,沒有得到陽光照射、流動空氣的撫摸,自然老化速度緩慢有關。

而這一點,正好又在陳文哲眼前的秘色瓷蓮花碗上,印證的十分徹底!

陳文哲還真沒想到,他只是看了看這件秘色瓷上的氣泡,居然會學到這麼多。

此時,他對於秘色瓷、元青花、元青花釉裡紅、龍泉青瓷,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而且,他感覺自己的鑑定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特別是利用古瓷的死亡氣泡原理,鑑別古瓷方面,他以後應該算是個中高手了!

當然,如果他想,也不是沒有辦法利用他所知的各種變化,來做舊!

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因為瓷器的氣泡死亡現象,跟時間密切相關。

目前,現代人做假的手,還伸不到瓷器的釉中去。

那麼,鑑定瓷器之時,就可以透過觀察和總結氣泡死亡的規律,來識別和挑選古瓷器,這就是研究古瓷器死亡氣泡的現實意義!

回過神來,看到幾個人還在研究那件蓮花碗,陳文哲笑了起來。

“這越窯瓷器,能賣多少錢?”

別人都在欣賞那件蓮花碗,只有曹慶春拿著那件青瓷匣缽在研究。

“價格高不了,雖然它的胎質、釉色都可以,但總是件匣缽,價格應該在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吧,這已經是最高價。”

這一件匣缽的價格,沒有任何爭議,就看出貨的渠道。

這東西研究透徹了,送進大拍賣行,最多拍賣到五十萬,去除各種費用,落到手中也就三十來萬。

“這件蓮花碗呢?它總不能按照越窯青瓷的價格計算吧?”陳星辰笑著道。

李金鯉立即道:“自然不能,普通越窯青瓷的價格可不高。”

陳文哲點了點頭,這一件肯定不能當做普通越窯青瓷來賣。

就是按照越窯精品,價格也不會高多少。

“普通高古瓷,價格肯定不高。”陳星辰也道。

越窯瓷器由於年代高遠,所以被行內人稱為“高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