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才入這一行幾天?仔細算算,也差不多兩個月了?時間過得還真快。

兩個月,就達到了四級彩繪的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就算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瑕不掩瑜!

再看其他作品,最好的是一些薄胎小碗,這種小碗,好像最利於那些利胚高手。

不用說,這肯定是那位利胚高手做的。

分工配合,他不用拉胚,就專管利胚。

上釉肯定也不是他,要不然,這件青瓷薄胎小碗,絕對不可能這麼漂亮!

“青色有點淡啊!”

當來看到一隻顏色比較淡的小碗跟前之時,陳文哲就是一愣。

顏色雖然是淡青,但是看著還不錯。

再仔細一看,上面居然還有著十分精細的印花工藝!

印花工藝陳文哲不經常用,但是,不要認為這種工藝就簡單。

學著簡單,做著也簡單,但是做好卻很不簡單。

這是一件仿宋景鎮窯口的鳳凰花卉影青釉印花小碗,仿的很到位,連碗口的部分,也流出了芒口,也就是沒有上釉,要想它更加漂亮,必須要包起來。

碗內印花兩隻鳳凰和花卉,栩栩如生。

碗芒口處寬窄不一,為有明顯手工施釉的特徵。

碗外部可見手工拉胚的不均勻性,有縮釉孔。

整個碗製作非常漂亮,影青釉如玉,有積釉,看著還真是很漂亮。

碗高5厘米,直徑10厘米,個頭不算小,但是製作的很薄。

看上面的釉色,真的跟透明的一樣。

其實,這件小碗還是有點瑕疵的,或者說是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胎!

真正宋代影青瓷,不止是釉料呈現半透明裝,就連瓷胎也是半透明的。

可以說,宋代景鎮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展到半透明的胎,這在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

很顯然,練泥技術不到家。

這樣才對,這件小碗瑕疵不少,所以,也就放在了四級工藝品的櫃檯上。

這要是使用的刻花工藝,胎質再弄得好一些,加上他調製的釉料,就是一件高仿宋代影青釉刻龍鳳紋小碗。

而現在,就只能是影青貼花小碗。

要說優點,也不是沒有,薄胎做到了,但是沒有透明。

透明釉的效果呈現出來了,並且做到了溫潤如玉的效果,所以歷史上影青瓷有“假玉器”之稱。

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

被稱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鎮所獨創。

所以說,景鎮那邊真的是底蘊深厚,可惜流傳的時間太長,很多工藝,到現在也失傳了。

而陳文哲恰恰對於青釉最是拿手,現在還要加上白釉,所以,青白瓷方面,他的技術還真不弱於景鎮那邊。

“就因為一個利胚技術,居然弄出來了仿影青瓷,也算是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