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特殊的瓷器,是一件清代光緒年間的粉彩荷花吸杯,又稱“太湖秋操杯”。

這種吸杯,就是由碧筒飲發展而來的,源自曹魏時期,唐代到清代都出土過各式各樣的吸杯,一般都是王公貴族使用。

好的瓷器,因為製作成本高,當然是貴族專用。

而普通人家還是沿襲碧筒飲的方式,說的好聽,其實就是用新鮮荷葉吸食飲品。

用碧筒飲來表示,是不是就比較文雅好聽?

據說這樣喝的酒,別有風味,正是:酒味雜蓮香,奇妙無窮!

不管是窮作,還是富作,反正活著就是可勁的折騰唄!

他家的小侄女,就可以使用這麼一批太湖秋操杯!

說著好像有點複雜,其實做起來很簡單。

“秋操杯”是光緒年間,為紀念清軍秋季操練,而特製的紀念杯。

光緒年間曾經舉行過幾次秋季軍事操練,秋操紀念杯是當時操練後的紀念品。

這種杯子有兩種,一種是粉彩牡丹花式,一種是綠釉荷葉式。

這兩種均以葉莖為柄,柄為中空與杯相通,又可稱為吸杯。

在柄的背面,用墨書寫著操練時間和地點。

當然,陳文哲可不會寫上其他東西,他要的就是這份創意。

這種東西用到的時候不多,時間也不會太長,陳文哲也沒打算多做,畢竟做起來還是有點麻煩的。

不管是粉彩牡丹杯,還是綠釉荷葉杯,都是看著簡單,製作起來麻煩的東西。

其實,可以當做一種變形的盤子,或者是沒有蓋的茶壺,而壺嘴就是荷葉的柄。

荷花式,花蕊作器底,花瓣為器身,花梗作器柄。

杯身花瓣為下深上淺的漸變粉色,製作出來之後,紋絡清晰,釉色嬌嫩可愛。

器柄荷梗為綠色,散佈點狀墨彩擬梗表小刺,形制為管狀中空,從梗端直通花蕊內,可做吸水之用。

這種東西,只要陳文哲想,也就是耗費點功夫,其他再沒有任何難點。

其實,他之所以想到這種東西,完全是想要用一些他的綠釉和粉彩。

粉彩之前製作過水點桃花,而綠釉,由於是單色釉,他用到的時候就少。

這一次製作綠釉荷花吸杯就可以用到,當然,要是有時間,他也可以製作一些粉彩荷花吸杯,甚至是粉彩牡丹吸杯。

當然,雖然都叫杯子,但是,有一些是可以做成盤子、碗等器型的,不用全是杯子,畢竟杯子雖然用著方便,但是其他器型,有時候也是很有用的。

等製作出七八隻各式各樣的杯子,上好了釉,陳文哲發現,他好像陷入了一個怪圈。

現在水點桃花的瓷器,已經可以入窯,但是他剛才製作的各種杯子,還需要晾曬。

“那就弄一些不需要特別晾曬的,不過就是耗費點時間。”

以前在學校玩遊戲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熬過夜,所以,就算現在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又怎麼樣?

好像自從得到隋侯之珠,他能睡夢之中學習各種技能之後,他就很少熬夜,每天都是早早的上床睡覺?

這裡面既有學習的需要,好像也有太過耗費精神的原因。

也就是最近他學的東西不算多,而且就算是學,也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學,這樣耗費的精神自然就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