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國家級保密工藝(求訂閱、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素有“救急症於即時,挽垂危於頃刻”的美譽。
到了此時,陳文哲很乾脆的就沒有太多想法了。
這種東西,人家能流傳到現在,是個人都知道是寶貝。
既然這樣,國家會不會保護?肯定的啊!
所以,自己知道了秘方,能夠簡單製作一些,用於家人保健就好了,要想利用這種東西發財,還是洗洗睡吧!
知道這一次獲得了寶貝,陳文哲沒事情做,就在病房裡整理那位老太太的醫案。
她所在的那個時代,病例制度根本就不完善,只有一些真正的醫者,才有記錄病例的習慣。
從這些病例之中,陳文哲看到了很多安宮牛黃丸的用藥記錄。
以前急救措施遠不及現代豐富,安宮牛黃丸力挽狂瀾的效用,就顯得尤為珍貴,也常常被視為“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那麼,在醫療技術和急救措施十分發達的今天,安宮牛黃丸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只是篩除了接生的一部分病例,其他一些病例當中,就經常出現安宮牛黃丸,可以說,它是大顯身手。
其中有三個例項,最有代表性。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剛要吃晚飯的時候,口舌開始歪斜,話也說不清。
想去拿筷子的手,也不給力了。
情急之下,含著半丸安宮牛黃丸,就去了醫院。
路上就有所緩解……後來也沒留下後遺症。
這一位的年代明顯更加久遠,而後來一位,都能用電話了。
從看到的病例分析,應該到了八九十年代,那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老太太在病例之中記錄的十分清楚。
那一位也是六十歲出頭的男性,腦幹出血,昏迷不醒,醫院放棄治療,詢問中醫還有沒有辦法。
電話那端是帶著哭腔顫抖的聲音:“哪怕有一線希望,不怕花錢,死馬當活馬醫也行啊?”
除了語言安慰,沒有辦法。
老太太掛完電話後,良久不能平靜。
最後,還是撥回了電話:“安宮牛黃丸,試一試……不要抱太大希望。”
橋腦出血,高熱神昏是對症的,但是出血量大,昏迷幾個小時,真的是希望渺茫。
最終,奇蹟沒有發生,安宮牛黃丸也沒有起死回生。
安宮牛黃丸很“神奇”,但沒有那麼“神”。
它只是中醫急救藥的一種,但不是萬能的救命藥,它也有它的適應證。
比如高燒不退,其中一個案例就很有意思。
有一位患者,之前高燒不退,已經不能說話了,轉了好幾次院都不行,最後遇到了老太太,說吃安宮牛黃丸。
結果,第二天已經明顯好轉,這樣的情況,很多高學歷的年輕醫生,都不知該怎麼解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