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不大,如果非要說場中有存疑物品的話,很可能這件成化鬥彩雞缸杯就是其中之一,或者還要算上劉大佬的那件收藏?

是不是的,試試就知道。

“明代成化年制鬥彩雞缸杯!”

“鑑定錯誤!”

果然,同時出現兩件成化雞缸杯的可能很低。

現在陳文哲眼前的這一件,不是劉大佬的那一件,結果也很明確,這就是一件後世仿品。

只不過,這件雞缸杯的仿製工藝十分精湛,要不然也不會來到這裡。

知道這東西不對之後,陳文哲開始仔細檢視。

這肯定是一次機會,而且答案已經給出來了,他肯定要把握住!

雖然沒有專門研究過鬥彩,但是對於鬥彩使用的彩釉,陳文哲還是研究過的。

後世仿品,最難仿製的就是鬥彩的那豐富多彩的彩料。

可是,他怎麼看,都沒有從彩料上,發現這隻雞缸杯的缺陷。

這就難辦了,不過,想想也對,如果是一眼假,也不可能來到這裡。

既然從彩料上不容易鑑定,那就從製作工藝上來看。

這一點,陳文哲可是專業的,他還就不信了,他還能鑑定不出一件明確是仿品的瑕疵!

知道了答案,還能鑑定不出點什麼?

沉下心思,陳文哲仔細觀察這隻雞缸杯。

不得不說,這隻雞缸杯製作的十分精美。

這隻杯子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臥足。

杯體小巧,輪廓線柔韌,直中隱曲,曲中顯直,呈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

杯外壁飾子母雞兩群,間以湖石、月季與幽蘭,一派初春景象。

足底邊一週無釉,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看到這裡,陳文哲還是一臉疑惑,這哪裡假了?

看來想要加入收藏家協會,還真是不容易。

因為他越是觀看,越發覺得這件仿品不簡單。

所以,這件就算是仿品,其仿製者也很厲害,最大的可能就是官仿。

雞缸杯以新穎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裝飾、精緻的工藝而歷受讚賞,堪稱明成化鬥彩器之典型。

這樣的東西,歷代以來的皇帝,想要仿製的可不少。

也只有官仿,才能造就這麼一隻精品雞缸杯。

所以,這一隻雞缸杯到底哪裡差了?他怎麼也看不出來啊!

這說明他的鑑賞能力,還是不行。

現在他鑑賞這些重器,好像也就對於元青花有點獨到之處,其他好像也沒什麼了吧?

不對,讓他鑑定北宋五大名窯,還有青花釉裡紅,他也能鑑定出個一二三來。

只不過,他對於鬥彩的研究不多,主要是這東西太少。

現在遇到了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特別是其製作工藝,他更是需要好好看一下。

7017k